年初,游本昌险些离世,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每个人都感到非常担忧。让人惊讶的是,他差点丧命的原因竟然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这种病在我们国家并不罕见,但公众对其认识却非常有限,仿佛一个隐藏的危机。接下来,我将详细为大家讲解这种疾病。
患者现状
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量已超过一亿,这一数字令人咋舌。然而,更令人忧虑的是,仅有28%至35%的患者接受了规范治疗,这一低治疗率令人担忧。这一现象暴露出患病率高、公众对疾病认知不足、规范化诊疗率低等问题。众多患者因对病情缺乏了解,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健康状况因此遭受严重影响。
疾病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特征是气流受阻和呼吸不适。尽管该疾病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其成因却相当复杂。在我国,慢阻肺的患病率相对较高,这一现象与吸烟人数众多、空气污染严重、有机燃料广泛使用以及高温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等因素密切相关。
高危人群
在35岁以上的群体中,存在几类高风险人群。例如,吸烟者以及那些长期接触二手烟的人,他们的风险尤为显著,其中有一半的男性吸烟者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此外,那些自幼反复遭受呼吸道感染困扰的人、经常接触尘埃和有害气体的人,以及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中生活的人,他们患病的可能性也比其他人高出许多。
疾病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起初往往难以被察觉,症状并不明显。然而,随着病情逐渐恶化,慢性咳嗽、痰量增加以及呼吸急促等迹象会逐渐显现。更为严重的是,还可能发生自发性气胸。若病情继续恶化,合并右心功能不全,还可能出现腹部膨胀、下肢水肿等并发症。呼吸衰竭还可能导致皮肤变紫、呼吸困难等症状。而肺性脑病则可能引发行为上的异常。
自我检测
请反思以下问题,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你是否经常出现咳嗽并伴有痰的情况?你目前是否吸烟,或者过去是否有过吸烟的习惯?你的年龄是否已经超过四十岁?你是否拥有家族遗传病史?你是否常常处于含有大量粉尘的环境中?在运动过程中,你是否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呼吸困难?如果你在上述三个或更多问题上都表示同意,那么你就应该考虑咨询医生,并且对你的肺部功能进行一次检查。
预防措施
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从多个角度着手。首先,要戒烟,并尽量远离二手烟。其次,应加强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比如对厨房通风进行改善。此外,还需加强职业防护,降低有害物质的接触机会。同时,要重视婴幼儿和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工作。另外,还要及时接种流感、肺炎疫苗,以减少疾病发生和恶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