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生健康部门公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此计划再度强调了“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宫颈癌对女性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那么,宫颈癌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下面,我将为大家进行全面的科普介绍。
宫颈癌病因
宫颈癌的发生主要与高危型HPV的长期感染有关,其中HPV16和HPV18的致癌能力尤为突出。多种高危因素可能引发疾病,比如性生活开始得早、性伴侣众多等,都可能导致患病几率上升。此外,遗传易感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研究显示,HLA-DPB2等基因位点的突变与宫颈癌的发展密切相关。例如有些家族中有多人患宫颈癌,可能就和基因有关。
健康教育意义
健康教育是防控宫颈癌的关键环节。它通过宣传教育,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宫颈癌的认知,并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戒烟限酒、采取安全的性行为等。以吸烟为例,烟草中的有害成分会削弱人体免疫力,使得病毒更容易侵入。此外,我们还应积极倡导接种 HPV 疫苗,增强人们对预防工作的认识。
HPV 疫苗接种
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疫苗可以阻止病毒入侵,减少患病的可能性。特别建议那些生活方式有较高风险、年龄适宜的女性尽早接种,即便是曾经感染过HPV或宫颈细胞学检查有异常的女性也可以接种。但需要注意的是,有近期怀孕计划、正在怀孕或哺乳期的女性不宜接种。对于女性来说,在初次性生活之前接种效果最佳,接种时应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
宫颈癌筛查方法
定期进行筛查是有效预防及早期发现宫颈癌的关键措施,其目的在于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 HPV DNA 检测。TCT 主要通过观察取材细胞是否存在异常来评估,而 HPV DNA 检测则能够判断是否感染以及确定病毒类型。即便已经接种了疫苗,也不能忽视筛查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有性生活、感染风险较高的人群以及有家族史的妇女,她们都应定期进行检查或进行基因检测。
癌前病变与治疗
若患者被确诊患有癌前病变或宫颈癌,遵循规范的治疗程序极为关键。对于病理学上被判定为鳞状上皮低级别病变的患者,通常建议暂不进行治疗,而是定期进行复查。至于那些癌前病变,如高级别病变和原位腺癌,治疗手段包括宫颈切除手术和消融治疗。对于早期患者,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而对于中晚期以及复发的患者,同步放化疗或免疫治疗则成为首选方案。
防控总结与建议
接种疫苗、定期进行体检、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女性抵御宫颈癌的重要屏障。每位女性都应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积极实施预防策略,构筑起一道健康的防线,从而避开宫颈癌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