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忽视上腹胀痛竟致胆囊穿孔!老年胆囊炎早诊早治有多关键?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您是否想过,看似不起眼的胆囊炎,竟可能让高龄老人的生命遭遇险境?近期,武汉市第六医院成功救治了一位超过八十岁的老人,他因胆囊炎穿孔导致感染性休克。这一病例充分证明了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巨大威力。

老人发病

彭爹爹今年已满八十三岁,他在武汉的石桥定居。尽管他常常忍受着腹部胀痛的折磨,但他对此并不十分介意。然而,在6月22日那天上午,他突然遭遇了剧烈的腹痛,并伴有高烧和呕吐的症状。家人看到这一情况,立刻将他紧急送往武汉市第六医院。经过CT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胆囊内充满了脓液,且已经发生穿孔,感染性休克的风险极高。

病情危急

彭爹爹刚入院,感染性休克的征兆已经很明显了。朱峰教授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他是肝胆胰外科的主任,他指出,这位患者年纪较大,心肺功能不强,腹腔污染严重,而且对麻醉的耐受性较差,手术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这种情况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对老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多学科协作

彭爹爹的病情非常严重,医院立刻启动了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朱峰教授被委以重任,担任负责人。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紧密协作,共同商讨并制定了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团队发现患者的胆囊与周围组织紧密相连,穿孔处有脓液流出,但他们凭借高超的技艺,仅用了60分钟就完成了手术,成功切除了病变的胆囊。

图片

手术难点

手术进行得并不顺利,因为患者的胆囊与周边组织粘连严重,而且穿孔部位脓液不断外溢,每前进一步都需格外谨慎。然而,朱峰教授及其团队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卓越的手术技巧,成功解决了这些困难。同时,心内科专家全程守护,麻醉科采用了精确的靶控输注技术,保证了患者循环的稳定,为手术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术后康复

术后,彭爹爹受到了科室按照加速康复(ERAS)原则提供的帮助,具体做法有术后六小时便开始喝水、尽早下床走动,还有根据个人情况定制的营养补给。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彭爹爹的身体状况有了显著改善,第二天就能坐起来,到了第五天,他的不适感完全消失,最终在6月30日顺利出院。

专家提醒

朱峰教授指出,老年胆囊炎的征兆常常不易被人发现,疼痛并不剧烈,这常常使得治疗被延后。这种状况可能会导致胆囊坏疽、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产生。然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多学科合作模式的广泛应用,对于年纪较大的患者而言,手术已经不再是完全的禁忌。若老年人感到上腹部不适感持续存在、餐后腹部有膨胀感,或是肩背部出现向四周放射的疼痛,那么他们应迅速对胆囊相关的病症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早发现并迅速治疗,这对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阅读完这篇文章,你是否注意到家中长辈最近有胃部不适的现象?若这篇文章对你有所触动,不妨点个赞,并将它转发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