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向好却仍现问题,麦趣尔等为何频登抽检黑榜?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食品行业问题不断,假冒宣传和商品质量问题常被公众关注,那么,究竟是谁在负责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麦趣尔添加剂超标

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生产牛奶时发现,添加剂的使用量超过了标准。这一发现很快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并迅速成为了广泛讨论的焦点。广大消费者普遍希望牛奶企业能提供安全、高质量的产品,然而麦趣尔的行为却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同时也让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产生了怀疑,这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无疑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三只羊公司虚假宣传

合肥的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销售月饼、牛肉卷等商品时,因宣传含有不实信息,遭到了相关部门的审查和惩处。目前,电商直播正盛行,许多消费者常常因为对主播和平台的信任而购买商品。这种虚假宣传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还严重破坏了直播带货行业的正常发展秩序。

辛巴带货问题频发

辛巴推广的“尖锋食客”螃蟹在解冻时出现了全为黑水的问题,这一情况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得到了特别关注。2020年12月,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对辛巴及其团队及相关品牌进行了处罚,分别对他们进行了90万元和200万元的罚款,原因是他们进行了误导消费者的商业宣传。辛巴,作为网络上一名颇具人气的直播主,却频繁遭遇类似困境,这不禁让人对他的商品选择能力以及所肩负的责任感产生了诸多疑问。

食品包装误导风波

有些食品公司直接将注册的商标印在产品外包装上,这样的做法欺骗了消费者,也因此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从今年开始,千禾味业的“千禾0”、壹号食品的“壹号土猪”以及白象食品的“多半袋”等问题,都成为了公众热议的焦点。这一情况表明,一些企业在市场营销中,不惜使用虚假手段来吸引消费者。

千禾味业“零添加”争议

今年三月,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十三款标榜为“零添加”的酱油进行了质量检测。检测发现,千禾味业的“千禾0”系列产品并未达到“零添加”的承诺。尽管千禾味业解释称检测到的“镉”成分来源于原料,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这仍然引发了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是否可靠的担忧。

白象“多半袋”事件

6月初,网民们注意到白象“多半袋”“多半桶”系列方便面的包装上,“多半”二字被标明为注册商标,这引起了他们的好奇,似乎是在玩文字游戏。客服对此进行了说明,强调“多半”确实是一个注册商标,消费者应当根据包装上标注的净重来做出判断。而且,新京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这些产品的实际重量与广告中所宣称的重量并不一致。6月4日夜晚,白象公司迅速发布了一则公告,其中明确提到将对产品的外包装做出相应的改动。

针对食品行业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大家都在琢磨消费者该如何更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何不给予一个赞、进行一次转发,接着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