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揭晓后,孩子竟像变了个人?家长揪心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高考结束,众人以为考生能够彻底放松,然而,高考过后,心理压力却悄然出现,且常常被忽视。接下来,我将为你深入分析高考结束后考生的心理状况,并介绍相应的应对方法。

高考生就诊增多

高考成绩公布后,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门诊迎来了大量高考生。主任崔永华提到,许多家长以为高考一结束,孩子就能完全放松,但实际上,高考结束后,心理上的问题往往更加不易察觉。比如,有一个18岁的名叫小梦的女孩,高考结束后,她的焦虑情绪逐渐转化为了抑郁。

图片

心理危机原因

肖劲松,湖北心理咨询师协会的荣誉会长,提到高考结束后,压力并不会立即消散。成绩的预期、未来的规划等不确定因素,往往会让考生的情绪波动。例如,许多考生对成绩的种种猜测,以及填报志愿时的犹豫不决,这些都给他们带来了相当的压力。

察觉潜在信号

分析考生内心深处的微妙迹象,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入手:首先,留意情绪的波动,例如情绪持续低迷、易怒、频繁进行自我指责等;其次,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例如过度沉迷网络、躲避社交场合,甚至出现自伤的迹象。另外,还有一些考生表现出异常的活跃,比如频繁参与聚会,但这种情况可能反映出他们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

隐蔽性危险

一些考生表面上看起来精神饱满,实则借助外在的欢闹来掩饰内心的不安。这种表面的“强颜欢笑”实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它让真实的情绪变得不易被察觉,往往被家长和考生自己忽略。这种状态可能会导致心理调整的延误,就像有些孩子在外人眼中看起来正快乐地参与聚会,然而他们内心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

应对心理危机

高考落幕之后,家长们理应全面接纳孩子的情绪起伏,而自己则需努力维持心境的平和,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建议孩子多参加社交活动,借此缓解他们的压力。此外,考生本人也应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通过运动、旅行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调节具体方法

肖劲松建议考生采取四步调节策略。首先,考生需正视自身情绪,并给自己设定1至2周的适应期;随后,制定个人计划,与家长商讨志愿事宜,并准备好备用方案;再者,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事物,以激发积极感受;若情绪持续低落超过两周,则应适时表达出来,或寻求外部支持。

高考落幕之后,你觉得哪种自我调适方式最适合你?不妨点个赞,分享这篇文章,然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让我们共同探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