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常常会对骨骼造成侵害,在治疗此类疾病的过程中,双膦酸盐和地舒单抗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它们能够有效改善骨骼的健康状况,同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许多患者都十分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两种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可以互相替换。接下来,我将对此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
作用机制与治疗效果
双膦酸盐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破骨细胞的活跃度,从而减少骨骼被吸收的量,这样就能降低与骨骼相关问题的发生风险。在临床治疗中,这类药物对于多种恶性肿瘤导致的骨转移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它们的应用历史也相当久远。地舒单抗通过特异性结合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的配体,有效抑制了破骨细胞的生成、功能及其存活,进而减少了骨骼的吸收。多项研究表明,其在预防与骨骼相关事件方面的效果,并不亚于双膦酸盐。
肾功能与用药调整
双膦酸盐药物通常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对于肌酐清除率在每分钟30毫升以上的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一般不需要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然而,对于肌酐清除率低于每分钟30毫升的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就需要按照不同产品的说明书来调整用药剂量,或者适当延长给药时间。在使用地舒单抗的过程中,通常不需要根据肾脏功能来调整药物剂量。但是,如果患者的肌酐清除率低于每分钟30毫升,那么就必须考虑对用药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 30 mL/min 或透析患者在治疗时必须密切监测,以防低钙血症出现。
不良反应大不同
双膦酸盐可能导致颌骨坏死等不利影响。地舒单抗可能会引起明显的低钙血症症状,而且已有因该病症而死亡的病例报道。研究显示,肾功能损伤越严重,患低钙血症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那些肾功能极度不佳且钙补充不足的患者中,这种现象更为常见。此外,它还可能引起停药后多发性椎骨骨折、超敏反应等问题。
SREs发生后的换用情况
在应用骨改良药物期间,一旦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遭遇高钙血症、进行骨手术、接受放疗等特殊情形,应当暂时停止用药。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停药行为不应草率决定。如果在双膦酸盐治疗过程中遇到SREs,可以考虑更换为地舒单抗或使用其他种类的双膦酸盐。研究显示,在唑来膦酸治疗过程中,若患者的肾功能出现衰退迹象,可以考虑改用地舒单抗进行治疗,这样患者的肾功能有可能得到改善。
停药相关问题
地舒单抗药品的说明书上提到,若患者中断用药,可能会面临多个椎骨骨折的风险。研究数据也显示,一旦停用地舒单抗,骨骼的吸收速度会变快,骨密度会减少,这会直接使得多发椎体骨折的风险显著上升。《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用药的中国专家建议》一书中,专家们对正在治疗中的患者提出了警示,告诫他们切勿擅自停药。若因种种原因不得不停止用药,建议改用其他抗骨吸收药物,比如双膦酸盐。这样做能够减缓骨密度下降的速度,同时也能降低骨折的风险。
能否互换结论
双膦酸盐与地舒单抗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方面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在临床应用中,若患者符合条件且面临双膦酸盐治疗上的困难,可以考虑改用地舒单抗;而若需停止使用地舒单抗,则可以选择双膦酸盐或其他药物。在实施药物转换的过程中,务必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细致评估,并考虑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等因素。
大家对这两种药物能否相互替代使用有疑问吗?若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不妨点个赞,或者分享给更多的人一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