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吃瓜时,苦蒲瓜竟有毒!你还敢随便吃吗?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酷暑时节,正值“瓜果盛季”,浙江人家中餐桌常备的蒲瓜,亦称葫芦瓜、瓠瓜、瓠子或夜开花,无论是清炒还是煲汤,都能带来一份清凉与美味。

图片

通常情况下,经过人类长时间的培育,蒲瓜已基本不再产生苦味成分,苦味已变得极为罕见。然而,由于基因、气候条件、光照、土壤状况以及外界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干扰,仍有一些蒲瓜会出现苦味。

图片

苦蒲瓜内含有一种名为苦葫芦素(化学上称作四环三萜葫芦苷B)的苦味成分,这种成分具有极高的毒性,并且其化学性质相当稳定,即便经过高温翻炒或煮沸至100℃,其毒性也无法被消除。因此,误食苦蒲瓜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耳闻,症状从轻微的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到严重的肝肾损伤、休克,甚至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

图片

众多人常错误地认为苦蒲瓜与苦瓜具有相同的清热功效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然而,苦葫芦素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能直接作用于胃肠黏膜,导致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同时也会对肝脏和肾脏功能造成损害。

图片

剖开葫芦,轻触瓜瓤,一旦尝到苦涩,即刻将整条葫芦弃之不顾,同时迅速漱口,切勿再食一口。

若不小心将苦蒲瓜切开,务必对菜刀、砧板以及各类锅具进行多次彻底清洗,以防有毒物质残留。

丝瓜、冬瓜、黄瓜等属于葫芦科的蔬菜,一旦出现异常的苦味,它们便可能含有毒素,因此,必须坚决避免食用。

重度:剧烈呕吐、腹痛腹泻、脱水、便血,甚至晕厥。

若不幸中毒,务必抓紧时间!速赴权威医疗机构,以免错诊为一般性肠胃疾病!

夏日正值瓜果销售高峰期,选购蒲瓜时务必走正规途径,食用前一定要认真鉴别。请大家转发此文,让更多亲朋好友了解“苦味瓜”的潜在风险,切莫让一颗瓜果成为健康的隐患!

扩散警惕!守护家人餐桌安全,从拒绝苦蒲瓜开始!

图片

曾担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所长、省部级共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目前则担任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的理事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