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女子时常灵魂出窍?癫痫非惊厥症状你了解多少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近一年间,31岁的林女士(化名)频繁出现“灵魂出窍”的现象:驾车途中,面对红灯竟忘记踩刹车,导致车祸发生。令人费解的是,当她恢复意识后,对刚才发生的一切毫无印象……经过多方求医后,她最终被诊断为癫痫。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曾庆意医生指出,癫痫发作不仅会出现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动等典型的惊厥表现,还可能伴有短暂意识丧失等非惊厥症状。

图片

曾庆意医生正在坐诊

被当作焦虑障碍治疗后病情更加严重

过去的一年里,林女士展现出了不少异常行为,她有时在交谈中会突然陷入迷茫,目光涣散,即使周围人怎么叫唤,她也无法回应,大概经过一分钟,她才能恢复常态,然而对于刚才的失神状态却一无所知;在会议中,她正汇报工作时突然中断,导致会议进程受阻;烹饪时,她不慎烫伤了自己,左手背出现了大片的泡。近期永川行政服务中心,这些异常行为的发作次数明显增加,且每次发作前,她都会感到恶心和心慌,身心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因为担心出门在外会发病,她干脆不上班,整日待在家里。

家人察觉到病情的严重性,遂带她前往医院就诊。起初,林女士被安排在精神科接受检查,医生根据她的症状描述,确诊为焦虑症,并给予了药物治疗。然而,林女士的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愈发恶化,每天发作的次数增至两三次,这使她整日都沉浸在忧郁之中。

脑电波异常放电,最终证实为癫痫

经过多方寻医问药,林女士最终抵达了李惠利医院神经内科。凭借一位专业医生的敏锐直觉,曾庆意医生深信林女士所遭遇的病症并非焦虑障碍,而是有可能是癫痫。

曾医生为林女士实施了一次长时间的远程视频脑电图检测。借助仪器,他记录并放大了大脑神经细胞活动时产生的细微生物电信号,进而转化为波形,以此来评估大脑功能的正常与否。此外,他还引入了同步视频设备,以便在执行脑电图检查过程中,全面记录患者的所有动作表现。

果然,在次日的清晨,林女士的右侧颞部区域出现了癫痫样放电的发作迹象。这一现象与视频中记录的同步发病画面形成了相互印证,最终确诊她患有癫痫。

林女士患癫痫的原因是什么?为此,曾庆意医生安排她进行了癫痫序列的薄层磁共振扫描,结果显示,她的大脑右侧海马体出现了硬化现象。同时,配准的灌注成像也显示出该区域存在灌注量异常低的情况,这种结构性的变化正是导致癫痫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林女士的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减少,频率大幅降低,她终于得以重返工作岗位。

非惊厥类型的癫痫极易被误诊

曾庆意指出,在大众普遍的认知中,癫痫发作通常被想象为牙关紧咬、四肢僵硬或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控以及喉中发出声音等剧烈现象,然而这实际上只是癫痫中最为常见的强直-阵挛性发作。事实上,还存在诸如林女士所经历的,不以惊厥为特征的癫痫发作形式。然而,由于这些症状并不典型,往往容易导致误诊。

李惠利医院神经内科的朱露佳医生透露,她之前曾接待过一位患有腹型癫痫的病人。这位15岁的初中女生频繁出现腹痛,痛苦不堪,每次病发后都会感到全身无力,精神状态也大不如前,她曾多次急性发作,前往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然而,无论是血液检查还是CT扫描,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尽管接受了常规的对症治疗,病情仍然反复发作。女孩在消化内科进行了进一步的胃肠镜检查,并未发现异常。起初,家长怀疑孩子只是以不想上学为借口,于是带着她来到了神经内科。在那里,朱露佳医生根据她的症状为她安排了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存在来自颞区的痫样放电,据此诊断为腹型癫痫。经过对症的抗癫痫治疗,女孩的腹痛症状得到了缓解。

约70%的患者在服用抗癫痫药物一年后能够彻底控制病情,而在药物剂量规范调整后,大约有一半的患者能够终身不再经历癫痫发作。曾庆意指出,即便病情稳定,患者也不应自行中断药物治疗。由于每位患者的病情各异,医生通常会在治疗持续2至5年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停药的建议。

研究显示,那些在童年时期遭遇过高热惊厥的个体,在成年后患上癫痫的风险相较于一般人群要显著增加。此外,成年后若曾患有脑肿瘤、遭受过脑部外伤或遭遇过脑中风,即便病情得到控制,仍有引发癫痫的可能。至于那些难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的癫痫病例,目前已有多种外科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曾庆意强调,癫痫不仅是一种影响神经系统的躯体疾病,同时还会引发心理问题。这种共患病症不仅加大了治疗和诊断的复杂性,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鉴于此,若确诊为癫痫,建议进行神经、精神以及心理方面的全面检查。根据具体病因,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调整抗癫痫药物、进行行为训练、提供心理辅导与支持等。

记者 陆麒雯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