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服务,遇到小病小痛也就不必过分担忧。医疗设施与居民生活紧密相连,这样的措施大大方便了大家,让居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那么,位于平房区的建安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又为居民们带来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喜悦
新工作室成立
近期,位于平房区联盟街道的建安社区增设了一家家庭医生工作室。该工作室自运行以来已超过半个月,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为137名居民提供服务,并建立了122份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规范率提升至76%,切实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健康保障。
服务圈的构建
建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着周边的三个街道,为五万多名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为了方便居民就医,联盟街道和建安社区等机构联手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并在建安社区老年照护中心内合作开设了工作室。我们正努力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旨在让老年人就医更加便捷,同时也让居民就医更加轻松。
工作室的配置
记者看到,这个占地18平米的工作室配备了先进的健康监测设备和远程医疗咨询服务。在工作室内部,设有专门的自我健康检测区和急救技能培训区;而在网络平台上,则推出了包括用药指导、报告查询在内的六大服务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一个全天候的健康保障体系,使得居民可以随时获得所需的健康帮助。
居民的体验
王大爷体验后感触颇深,他说夜间视频咨询能快速对接,速度甚至超过了自家孩子的回复。全科医生李大夫在诊疗过程中,既专业又充满温馨的关怀。这种创新的服务模式,使得居民对用药的依从性提升了41%,同时,重复配药的需求减少了28%。工作室的设立,吸引了89户家庭愿意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定制包受欢迎
工作室推出的“基础体检+特色项目”套餐颇受欢迎。通过中医体质辨识、膳食营养评估等增值服务,异常指标的检出数量同比显著增加,增幅高达35%。依托智能化管理平台健康档案与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实现了体检数据的即时上传等功能,成功对辖区内的7例潜在健康风险进行了提前预警。
未来的规划
王玲是建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她透露健康档案与公共卫生服务系统,该中心的工作室将计划引入智能艾灸床和心理健康咨询区等新服务。预计在今年内,这种服务模式将会率先在联盟街道的四个社区中进行推广。根据小区物业提供的数据,社区紧急医疗求助的情况明显下降,降幅高达六成。这一变化不仅表明了从“病人跑”到“医生跑”的转变,也意味着社区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这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在平房区带来了不少好处,你或许也希望能把这样的工作室引进你所在的社区。不妨点赞并分享你的想法,然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