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申报开启!你符合要求吗?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机遇往往青睐那些事先有所准备的人,自“2025年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公布以来,这无疑为众多致力于科普工作的机构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实力的极佳机会。

科普培训是什么意思__征集科普作品

活动时间

自通知发布之时起,直至2025年7月31日,这是申报工作的最后期限。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申报的系列作品必须在2025年10月31日之前制作完成并对外公布。这样的时间安排非常明确,目的是为了确保所有参与单位能够有序地制定并执行自己的创作计划。

面向人群及方式

在本次活动中,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农技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企业(园区)科协、高校科协等众多相关单位均有参与。这些单位可以独立申请,也可以联合申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联合申请的单位数量一般不超过两家。这种申请机制具有灵活性,有助于各参与单位之间实现资源与优势的互补。

选题方向

申报的作品涉及了广泛的创作题材。全国学会致力于追踪科技发展的尖端领域和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地方科协依托地方特色,促进科技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农技协致力于现代农业的进步和乡村的振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创新科普教育手段上全力以赴;企业(园区)科协专注于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高校科协集中力量发展具有特色的学科领域。各个机构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挑选恰当的创作方向。

作品要求

该作品需具备科学性、严谨性和创新性等特质,并且适宜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它主要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时长控制在五分钟以内,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纪录片、动画等多种风格。对于图文内容,无论是图片、文字还是深度图文,都有一系列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各创作单位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

其他注意

制作科普资料时,务必确保内容的独创性,以避免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同时,必须准确标注地图和由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来源。在创作初期,应避免将作品对外展示或播放。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护活动的公正性,并提升作品的整体品质。

活动流程及激励

科普中国发展服务中心邀请了专家们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完成后,评审结果将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给相关人员。评审合格的项目将获得专项资金的支持,每个项目的资助额度最高可达五十万元。此外,活动结束后,还将对取得的成果进行验收。

这样的难得机会,你所在的团队是否会做出加入的决定?若你认为这篇文章很有价值,别忘了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