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精神不振
结果送去医院一查
他们感染的
正是传染性极强的
“疱疹侠”
(疱疹性咽峡炎)
有家长称幼儿园停课一周↓
此前,也有家长跟娃一起中招
疼得口水都不敢吞
疾控发布提醒
近日,广东疾控曾发布相关提醒:
如果孩子莫名其妙发起了高烧
嘴里还长了好多溃疡
喉咙痛得啥都吃不了
那罪魁祸首很可能是传染性极强的
疱疹性咽峡炎
目前广东省已进入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
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易感染
各位家长特别注意预防
山东济南疾控也发布消息称
最近家长群里简直像 “病毒情报站”——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典型症状为急性发热及咽喉部位出现的疱疹。这种疾病的发病率相当高永川行政服务中心,且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尤其在春夏季更为常见。它主要侵袭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在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密集场所,疱疹性咽峡炎容易引发流行。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有何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症状有:
1.发热
症状表现为:起病急促,体温通常在38至40摄氏度之间,呈低热或中度发热状态,极少数病例体温可超过40摄氏度。
持续时间:通常发热2~4天。
2.咽痛与拒食
大龄儿童可能会出现咽喉不适、进食受阻的症状,同时伴有精神状态不佳、嗜睡或食欲减退等现象。
婴幼儿:因口腔疼痛常流口水、哭闹不止、拒绝进食或喝水。
3.口腔疱疹与溃疡
初期症状:咽峡区域,包括咽腭弓、软腭、悬雍垂以及扁桃体等部位,可见分散的灰白色小水疱,其直径大约在2至4毫米之间,且水疱周围伴有红色晕圈。
病情发展:疱疹通常在1至2天内破裂,进而形成溃疡,并伴随剧烈的疼痛,这些症状会导致孩子拒绝进食,唾液分泌量显著增加。
警惕重症信号
极少数病例患儿,尤其是那些感染了EV-A71病毒的,可能会并发脑炎、心肌炎等症状,一旦出现以下紧急情况,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关系?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如同亲兄弟,它们在病原体、传播方式、易感群体以及流行季节等方面均存在高度相似性。
这两种疾病均由肠道病毒引发,彼此间存在联系,且病毒种类存在众多交集,使得它们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极为相近。在口腔中,咽部和软腭部位常出现疱疹,同时伴有不同强度的发热和咽喉疼痛。
其差异之处在于,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口腔内出现水泡,而手足口病不仅口腔内会有水泡,手部、足部以及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
万一娃中招“疱疹侠”
爸妈该咋办?
勤测体温
留意观察孩子的体温波动,以免发生高热引发的惊厥。一旦发现孩子体温升至39℃以上,应及时给予退烧药物,或者采用冷湿敷、温水擦拭等方法来降低体温。
多喝凉水
热水会加剧患儿口腔疼痛,鼓励多喝凉水,可多次少量喝水。
清淡饮食
在患病期间,务必重视休息,并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同时也要适量食用富含营养且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这些食物的口味宜清淡,且温度应略偏凉。
避免外出
患病期间尽量避免外出,暂不与其他儿童接触。
密切关注
密切关注患儿的精神状态,若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做好预防是重点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大家要做到以下几点。
肠道病毒具有很高的传染性,然而,大多数患儿的恢复情况都很理想。一旦孩子患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家长无需过分担忧,同时需要精心进行家庭护理,以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