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自主研制出的首台超大直径国产下沉式竖井掘进机“二公竖盾1号”在江苏常熟顺利投产。这一创新成果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施工方法,还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确实令人振奋。下面,我将为大家逐一详细介绍。
装备亮点
“二公竖盾1号”是我国中交天和公司自主设计并研发的设备,其自重达到了160吨。该设备搭载了1600千瓦的高功率驱动系统,并且采用了全密封、高承压的设计。它能够挖掘的最大深度为100米,同时具备80兆帕的岩石破碎能力。该设备巧妙地融合了众多功能,实行了垂直向下的挖掘方式,适用于水下作业,并且具备了智能调节挖掘直径的特性。
智能系统
这台掘进设备配备了先进的监测系统,还与新型智能控制技术相得益彰。操作者可以远程实时监控设备状态、精确调整施工参数,这样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还消除了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施工过程既高效又安全。
传统施工弊端
目前,在盾构始发井和接收井的建造过程中,人们普遍使用的是传统的桩基施工方法或是连续地下墙技术。这些施工方式不仅工期较长,而且成本很高,对周围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依赖人工挖掘的沉井施工方法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施工效率不高,安全隐患较多,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
对比优势
与一般方法相比,“二公竖盾1号”显现出不少优点。该设备能在井下实现无人操控,地面人员需求减少,节省成本可达50%以上。它的掘进速度比传统方法快出5倍以上,显著减少了施工所需时间。不仅如此,它还具备应用范围广泛、占用空间小、工作效率高、成本较低、环保性能良好等多种特点。竖井成型质量上乘,对周边建筑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成型质量与效率
“二公竖盾1号”采用了全预制管片拼装和悬吊下沉技术,成功实现了竖井的一体化成型。这种技术显著增强了井壁的稳定性与成型质量,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被严格限制在毫米量级。即便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该设备仍能高效运行,最大掘进速度可达每日5米,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且无差错。
创新意义
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直径巨大的竖井掘进机,还打造了基于装配式垂直掘进技术的全套系统方案。这一创新成果,为在狭小空间中建设盾构始发井和接收井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海绵城市及能源、水利等多个领域的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支持,其影响十分广泛。
你认为“二公竖盾1号”未来可能在哪些方面产生更显著的作用?敬请于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别忘了给予文章点赞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