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肽药物领域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GLP-1受体抑制剂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全球第三大CRDMO企业中,泰德医药在6月25日完成了其上市前的准备工作,预计将在6月30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这家企业能否抓住市场机遇,实现显著增长
公司背景与业务体系
泰德医药专注于多肽领域的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2021年,公司顺利完成了两轮融资,市值一度达到约28.13亿元。公司业务主要包括提供CRO和CDMO服务,CRO服务涵盖多肽新化学分子实体的发现与合成,CDMO服务则专注于多肽CMC的开发与商业化生产,主要向客户供应活性药物成分。
GLP - 1领域布局
泰德医药在GLP-1领域进行了战略布局。公司目前已与七家客户携手,共同致力于九个新化学分子实体GLP-1的开发。这些项目涵盖口服和/或注射型GLP-1分子产品的研发。此举体现了公司对药物市场热点的敏锐洞察,预示着公司在该领域有望取得卓越成就。
多肽市场规模与趋势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多肽类药物的销售额达到了607亿美元。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显著增长,攀升至895亿美元。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8.1%。据预测,到2032年,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预计将增至2612亿美元。届时,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高达12.6%。在此情境下,GLP-1药物是市场增长的关键动力,泰德医药有望分得其中一部分市场份额。
寡核苷酸市场机遇
2018年,全球寡核苷酸CDMO市场规模只有5亿美元,然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经猛增到23亿美元。其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33.8%,因此成为了制药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泰德医药,凭借在多肽领域的丰富经验,正计划加强其寡核苷酸服务平台的整合建设,涵盖多个环节,同时顺应趋势,布局未来可能出现的增长点。
发展面临的挑战
2023年,三名客户对中美两地多肽类药物的研发资源、计划及周期进行了调整,导致需求量大幅减少,这无疑对当年的收益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GLP-1市场的迅速扩张吸引了大量参与者,CRDMO领域内GLP-1产品的竞争态势可能加剧,泰德医药因此需要面对这一挑战,采取相应措施。
上市募资用途
泰德医药此次选择在香港上市,预计能筹集到最多5.14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在美国和中国两地建设相关设施,并增强生产实力。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公司计划在中国境内新建或购入用于生产GLP-1的园区,同时在欧洲的多个区域建立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另外,一部分资金还将用于公司的日常运营。当前,创新药物行业备受关注,泰德医药选择在这个时机上市,或许能够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而加大其生产规模。
泰德医药在香港股市顺利上市,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能否保持领先地位,持续推动业务向前发展?这值得我们共同关注。期待各位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看法。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不妨点赞并转发,给予我们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