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味道甜美,含水量高,是夏日里很多人钟爱的水果,但最近有不少人因为食用过量而出现了身体不适,有些人甚至患上了所谓的“荔枝病”。那么,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荔枝病的定义
荔枝病通常是因为在短时间内或一次性大量吃荔枝,特别是未成熟的荔枝引起的,特别是在空腹的时候更容易得。这种病的典型表现是血糖降低,会有头晕、乏力、心跳加速、出虚汗等感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脸色发白、恶心等状况,甚至有生命危险。近年来,每到夏季荔枝上市的时候,医院都会接诊因吃荔枝而患上荔枝病的病人。
致病的原因
荔枝中含有的次甘氨酸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这两种物质,可以抑制糖类的新生成以及脂肪酸的代谢,这样就会干扰葡萄糖的生成,进而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再者,短时间内大量吃荔枝,会迅速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使得血糖水平急剧下降。如果只是大量吃荔枝,不摄入其他食物,就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研究表明,大量食用荔枝后,人的血糖水平可能在短短两个小时内迅速降低。
不必过度恐慌
荔枝病听起来确实让人感到不安,但大可不必一提到荔枝就心生恐惧。只有当空腹、短时间内大量食用以及未成熟的荔枝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并且出现了严重的低血糖症状,才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偶尔吃些荔枝并不会患上荔枝病,大家无需过分担忧,正常食用荔枝是没有问题的。
食用的建议
吃荔枝要适量,成年人每天摄入量最好别超300克,差不多就是10到15颗中等个头的荔枝;对于孩子来说,最好不要超过5颗;至于老年人,因为消化和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吃荔枝的数量更要控制。另外,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再吃荔枝,不要空腹吃,这样可以降低得荔枝病的风险。
特殊人群慎食
患有营养不良、肝病或血糖调节异常的人士在吃荔枝时要特别谨慎。例如,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依赖胰岛素注射的患者,他们的血糖调节能力较弱,吃荔枝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很大。所以,这类特殊体质的人在食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以免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去火的方法
食用过多荔枝可能导致嗓子不适,然而,有一个简便方法能有效减轻这种不适。只需将带壳的荔枝放入淡盐水中浸泡,静置三十分钟。此外,用荔枝壳熬水也有助于清热降火。荔枝壳味道微苦,性质偏寒,中医认为它与荔枝果肉能够达到“寒热平衡”的效果。将荔枝壳泡水饮用,有助于缓解咽喉肿痛和口腔溃疡,其效果甚至比单纯喝凉茶还要好。
了解荔枝病的相关信息以及正确的荔枝食用技巧,我们便能在享受荔枝美味的同时,保障自己的健康。在品尝荔枝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上火的麻烦?不妨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一起学习如何科学地享用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