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买卖药品要扫追溯码!2026年1月1日又有啥新规?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奔流新闻报道,记者欧阳海杰采访得知,国家医保局已作出规定,自7月1日起,所有药品的买卖活动均需扫描“药品追溯码”。此外,从2026年1月1日开始,所有医药机构需确保药品追溯码的全面采集与上传。

药品的“电子身份证”便是追溯码,它一般由数字、字母以及(或许)符号组合而成,并通常被标注在药品包装盒的醒目区域。这个唯一标识从药品生产出厂那一刻起便与之相伴,确保了每一盒药品都拥有一个专属的身份标签。“一药一码”机制能够精确地追踪药品的来源、流动路径以及使用状况等全方位信息。一盒药品的追溯码,理应只记录一次扫码销售的情况,一旦出现多次扫描,便可能表明存在假冒伪劣药品、药品回流或药品被错乱销售的风险。

药品追溯码能证明药是真的吗__药品追溯码什么时候执行

国家医保局对消费者作出提示,购买医保药品时,务必选择那些包装上印有可追溯标识的药品,应避免购买那些缺乏追溯码的药品,亦不可选购那些追溯码已被撕去或损坏的药品。药品的追溯码充当着其独一的识别身份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而这盒药品的追溯码编号与任何其他药品的追溯码均不相同,无论是同品牌、同规格的其他小盒药品。务必留意,小盒药品身份的唯一凭证是印在其上的追溯码,而非购买药品时开具的发票、小票,亦或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方式产生的付款记录。

自2024年起,国家医保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药品追溯码的采集与应用,至今已收集到398.85亿条药品追溯码。目前,社会普遍认同“购买药品需先验证码,销售药品必须扫码”的观念,日均约有500万人次消费者借助药品追溯码核实药品真伪,并积极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