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友来说,定期查空腹血糖非常重要。
检查空腹血糖前,下面这9件事不能做,否则结果不准。
1.空腹的时间不要过长或过短
空腹血糖测量是指在确保仅摄入水分的前提下,经过8至12小时未进食且前一晚未进食的状态下,于早餐前进行的血糖水平检测。
若空腹时间不足八小时,前晚所摄入的食物可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而若空腹时间超过十二小时,进入所谓的“超空腹”状态,饥饿感可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低血糖,进而刺激升糖激素的分泌,使得血糖升高。
2.检查时间不要过晚
除了饮食摄入之外,血糖水平还会受到多种内分泌激素的作用,诸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等,而这些激素在清晨8时左右达到分泌的高峰期。此外,若在8点之后检测血糖,可能会导致空腹时间超出正常范围。
所以,清晨6至8点这段时间内进行空腹血糖的检测最为适宜,所采集的血液样本才能准确揭示糖尿病患者当前的血糖水平。
3.不要饿肚子或暴饮暴食
一些糖尿病患者为了使空腹血糖达到标准,会在检查前一天的晚上刻意减少主食摄入,有时甚至完全不吃晚餐。这种情况下测得的空腹血糖数值并不能准确反映其真实状况,还可能因饥饿导致低血糖,进而引发升糖激素的分泌,使得血糖值反而上升。
部分糖尿病患者日常对血糖管理不够重视,即便在检查前一天,仍放纵饮食,肆无忌惮地享受美食,甚至夜宵加餐,结果依然无法获得准确的空腹血糖读数。
前一天晚上建议糖友正常吃晚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
4.晚餐不要吃得太晚
晚餐进食时间较晚,这或许会在次日进行空腹血糖检测时,因为空腹时间未达到8小时标准,从而使得测得的血糖数值出现偏高的情况。
建议糖友在前一天20点前吃晚餐。
5.不要害怕喝水
众多糖尿病患者坚信,在测量空腹血糖之前,应当完全禁食,甚至连水都不敢沾。实际上,不进食的做法是正确的,然而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适量饮水对血糖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感到口干时,可以适量喝一些纯净水(不超过300毫升),然而不宜过量,因为大量饮水会导致血液被稀释,从而可能影响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不要剧烈运动
一些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血糖检测前故意增加运动强度,亦或是选择在早晨空腹进行锻炼,这种情况下测得的空腹血糖值往往会比平时偏低;倘若空腹锻炼前的血糖值已经较低,那么运动后很容易引发危险的低血糖状况。
因此,糖友在检测空腹血糖的前一晚以及当天早晨,均应尽量避免参与任何剧烈的运动。
7.不要擅自变更用药方案
药物对空腹血糖的测定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在采血的前一天,患者应继续按照常规使用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若在此期间擅自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很可能会对次日检查的血糖值造成干扰,进而无法准确反映患者日常的空腹血糖状况。
因此,在测量空腹血糖之前,应当科学用药,切勿自行更改用药计划。建议糖尿病患者携带好餐前所需服用的药物,并准备一些加餐食品,以防止血糖过低。
8.不要熬夜
熬夜会导致自主神经兴奋度提升,同时还会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增加,这两种情况均会引起空腹血糖水平的上升。
糖友们应当培养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避免熬夜,力求在晚上10点前入睡,并确保每日拥有6至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9.不要情绪激动
紧张焦虑、情绪波动剧烈、心理压力显著等应激状态会引发“升糖激素”(例如肾上腺素等)的分泌量上升,进而造成空腹血糖水平的上升,从而影响血糖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因此,要想获得真实的空腹血糖值,一定要避免情绪波动。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对于空腹血糖的合理控制范围应在4.4至7.0毫摩尔每升之间,那么,您是否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