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男童的妈妈
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求助称
6月16日
孩子在幼儿园打水仗后
第二天开始持续发烧
多家医院检查后
一直没有查到病因
6月30日,在上海的一家医院里,一名男童接受了腰椎穿刺以检测脑脊液,结果发现了他体内存在狒狒阿米巴原虫。
现代快报的报道指出,孩子的母亲透露永川行政服务中心,孩子目前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幸运的是,他的意识已经恢复得相当不错。然而,行走时他显得有些摇晃,无法正常行走。目前,他们已经采用了药物治疗,但医生所描述的治疗过程,就像是盲人摸象,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7月2日,孩子的母亲在社交平台上再度发布信息,提到张文宏医生及感染病领域的专家们正在进行联合诊断。同时,她向网友寻求帮助,希望他们能帮忙找到合法的购药途径,以便孩子能够及时服用药物。
7月3日,男童的母亲在网络上发布了关于孩子状况的详细描述及当前的治疗计划。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的访问过程中,她透露,自己已经成功与制药企业取得了联系。
这已是近期第二起
阿米巴病原感染病例
上个月,一名5岁女童家长
在社交平台的求助
孩子感染后情况危险
家长表示,女孩在6月7日和6月14日分别进行了游泳和泡温泉的活动,然而到了6月22日,她开始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等症状。紧接着,6月23日,她被送往医院,病情恶化,出现了抽搐,并陷入了昏迷状态。随后,她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到了6月27日,检查结果显示她感染了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病情相当危急。
6月29日,当事人透露了孩子的最新情况,指出孩子的脑电图呈现平稳状态,已无法自主呼吸,生命体征也在持续下降。医生似乎已经向其宣告了不祥的判决。尽管如此,他们仍在竭尽全力进行救治。
“食脑虫”极易误诊
感染后病死率高达98%
记者经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是阿米巴原虫的一个种类,这类阿米巴原虫是自由生活的,它们与广泛存在的溶组织阿米巴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的治疗
在当今医疗界仍是一个难题
该病症的总体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极高,达到了98%,而全球范围内关于成功治愈的病例极为罕见。
所有治愈的病例均需经历数月至数年的药物治疗过程,涉及的药物品种包括喷他脒、磺胺嘧啶、米替福新、吩噻嗪类化合物,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苯达唑、氟康唑和氟胞嘧啶等。鉴于治愈患者数量极为稀少,目前尚缺乏一套统一的治疗方案。
鼻组织在显微镜下呈现的病理图像(位于左侧),以及狒狒的巴拉姆希阿米巴通过PCR技术进行的电泳分析图(位于右侧)。
6月29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指出,该病在初期阶段极易被误诊,其初期表现与常见脑膜炎相似,包括高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以及颈部僵硬等症状。此外,许多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分子量大、毒性较强,难以通过血脑屏障,且在高剂量使用时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若欲确诊“食脑虫”感染,需在脑脊液或病变组织中检出阿米巴原虫,或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然而,基层医疗机构往往难以实现快速检测,往往导致延误治疗时机,错失宝贵的救治机会。
要警惕,但别恐慌
7月1日,"华山感染"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进行提醒,指出"食脑虫"之所以令人畏惧,其真正可怕之处在于——
虽然要警惕,但别恐慌。因为“食脑虫”——
哪些场景风险最高?
夏日玩水时一定要注意以下细节
网友:这个虫的学名好自由啊!
华山感染:名字自由,杀伤力极强
自由公开水域可能风险更高
提醒:
如在“温暖淡水呛鼻”后
一两周内出现
高烧、剧烈头痛、
恶心呕吐、颈脖僵硬
甚至很快意识模糊
务必立刻就医
并主动告诉医生
“最近在哪个水域把水呛进鼻子了”
时间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