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肿瘤患者年轻化,癌症治疗与生育冲突如何破?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治疗子宫内膜癌通常涉及子宫的切除手术,这一做法对年轻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对生育的遗憾。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兼肿瘤保育团队负责人王建六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期数据显示,全球肿瘤患者群体正逐渐年轻化。根据《英国医学杂志》肿瘤学分册2023年发布的研究,从1990年到2019年,全球50岁以下人群的早发性癌症确诊率增长了79%,死亡率则上升了28%,这一现象加剧了癌症治疗与生育之间的矛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新增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数量达到约三十万,在这其中,约有六成女性在确诊癌症时尚未生育子女,而处于生育年龄的患者比例在12%至15%之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保育团队,作为国内率先探索肿瘤治疗与生育力保护相结合的医院之一,汇聚了血液科、肿瘤外科、生殖医学、营养、心理、社工等多个学科的力量,为患者提供了涵盖治疗与康复的全过程管理服务。该团队主导制定的《中国妇科恶性肿瘤生育力保护专家共识》助力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实现了从“经验治疗”到“规范化诊疗”的飞跃。

王建六教授强调,医学追求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延长人们的生命年限,更重要的是确保患者能够享受到有品质的生活。他认为,肿瘤生殖学不仅关乎医疗领域,更是一个涉及社会层面的重大问题。

把“双重打击”变为“双重希望”

王建六指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大城市逐年攀升,且患者群体呈现年轻化特征,这种趋势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失调因素紧密相连。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对生命的威胁和健康的影响,治疗过程中还需切除子宫或卵巢,这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育能力。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特性鲜明的癌症,其发病与雌激素紧密相连,治疗则与孕激素息息相关,故而孕育被视为一种自然的治疗途径。在十年前,王建六团队挑战了“保命就得放弃生育”的固有观念,提出了保留子宫并维护生殖功能的新观念。他们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使得那些患有早期低风险子宫内膜癌且希望生育的病人,在成功治疗肿瘤的同时,仍能保留生育的可能性。

治疗方案的精髓是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状况量身定制方案,综合运用多种药物,并在需要时融入中医针灸等传统医疗手段。该团队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创立了“对抗雌激素、降低血压、降低血糖、降低血脂”的综合治疗体系,显著提高了子宫内膜癌的完全缓解率,使其超过90%。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与不懈的治疗努力,该团队已成功协助众多患者将“双重打击”转变为“双重希望”。截至目前,已有超过一百位子宫内膜癌患者迎来了新生儿的诞生,这些可爱的宝宝为肿瘤患者家庭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宝宝,你真是无比出色,我们由衷地感激你选择了我们作为你的父母。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冯娜,一位患有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对着腹中五个月大的胎儿如此表达。2021年,年仅27岁的冯娜遭遇了阴道异常出血的困扰,她在北京朝阳医院被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经过全面检查,妇科医生告诉她,她的病情符合保育治疗的条件。于是,她来到了北大人民医院,继续接受后续的治疗。

王建六和他的医疗团队向她说明:治疗是可行的,但必须注意保持体重,避免体重增加。冯娜开始服用甲羟孕酮药物,这种激素药物让她体重增加了将近20斤。在服药的同时,她努力控制体重,三个月后进行了宫腔镜手术以获取病理样本。病情完全缓解后,她继续接受治疗,每月进行妇科彩超检查以监测子宫内膜状况,并在半年至一年内进行一次宫腔镜检查。经过两年半的病情缓解,她成功自然怀孕。

冯娜坚定地表示:“即便医生们没有放弃我,我也绝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我会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彼此间的信任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肿瘤分为高分化、低分化和中分化三种类型,简单来说,分别对应最佳、最差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王建六指出,评估肿瘤患者是否能够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内膜,必须通过医院进行的严格指标检测。一般来说,早期低风险的、处于子宫内膜高分化阶段的肿瘤,通常能够保留子宫的生育能力。近年来,王建六团队正在进行相关研究,旨在使这一评估过程更加科学和精确。

他强调,在整个治疗阶段,医院与病人及其家人维持着紧密的交流,我们期望病人和其家人能够对我们充满信任并予以合作,携手对抗病魔,共同缔造生命的奇迹。

把肿瘤当作慢性病来治疗

王建六指出,一旦肿瘤在严格监控之下未出现进展且未对生命构成威胁,医疗团队便会着手对其进行治疗,将其视作一种慢性疾病来加以管理。

_肿瘤融合研究与精准诊治实验室_肿瘤融合综合征

在临床实践中,依据诊疗手册、专家意见或医学教材,医生向患者提供的是普遍的诊疗准则,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个体差异。王建六强调,尽管患者可能患有相同的病症,但由于他们各自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拥有不同的卫生条件和经济状况,因此所制定的治疗方案亦各不相同。

十三载前,正值芳华的庄羽,新婚燕尔仅一月,却惊觉胸前突起一硬块,随即被确诊为乳腺癌。自2012年完成保乳手术后,接下来的五年里,她辗转于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的种种磨难。然而,2016年,当她喜得贵子之际,却不幸遭遇胚胎停育的悲剧。那失去的幼小生命,令她在病房中痛哭失声,一夜未眠。

2017年,庄羽的病情出现了波动,她前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进行了治疗。在手术前,她的主治医生王思源了解到庄羽有成为母亲的愿望,便向她详细解释了化疗可能对卵巢造成的损害。随后,王医生为庄羽量身定制了一项“暖巢保护”计划——该方案通过使用药物来抑制卵巢的活动,宛如为卵巢撑起了一道“保护伞”。

2018年,庄羽夫妇在验孕纸上看到了两条显色杠,这给了他们新的生活憧憬。次年3月,庄羽迎来了女儿的诞生,成为北大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实施“暖巢保护”项目后的首位新生儿。如今,这个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和母亲的坚定信念支持下诞生的宝宝,即将背上书包,迈向小学的校园。这样的年轻母亲,不仅战胜了癌症,还实现了成为母亲的梦想。生活或许会对我们进行考验,然而,它始终会为那些执着于抱有希望的人保留一扇希望之门。庄羽如此感慨。

推动肿瘤治疗与生育力保护的有机结合,对医院的综合实力及科室间的协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近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功举办了以“百子同庆,新生绽放”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旨在共同促进困难患者的援助工作、偏远地区的医疗支援等体现人文关怀的项目,同时亦涵盖了医学知识普及、医疗技术传播、国际学术交流等多方面的公共倡导活动。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保留生育功能的方法,已获得包括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在内的多国同行的高度评价与肯定。

识别信号,保护子宫内膜

王建六指出,月经周期的不规律是子宫内膜问题的显著警示标志。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较为固定,通常为28至30天,每次月经持续大约5天便会结束。然而,若出现周期不规律的情况,例如本月的周期延长至30天,下个月则推迟至40天,且一次月经持续超过10天仍未结束,这便构成了月经异常。对此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需提高警惕,可能存在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或病变的风险,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早期的治疗效果非常好,有治愈的可能。”王建六说。

子宫内膜息肉是女性常患的病症之一。王建六指出,目前对于这种息肉的发病机理尚无确切了解。当息肉数量增多或体积较大时,它们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加,引发月经周期不规律,甚至引发缺铁性贫血,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此外,子宫内的息肉作为一种异体物质,会刺激子宫蠕动,进而干扰受精卵的着床,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女性不孕不育。

他强调,子宫内膜息肉属于子宫内膜的良性病变,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有望完全康复。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子宫内膜异位症,一种与子宫内膜密切相关的妇科病症,其典型表现多为痛经,此症状在不同程度上会降低女性的生活品质。该病症的特点是原本应在子宫内壁生长的组织却出现在子宫外部,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卵巢粘连,进而干扰卵巢的正常排卵和受精卵的着床,从而对生育能力造成影响。

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首先是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其次是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组织。为了有效预防子宫内膜相关疾病,王建六医生建议女性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合理膳食,维持理想体型,并尽量避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症的发生。

此外,他还指出,无论是药物流产还是人工流产,都会对子宫内膜造成损害。要修复子宫内膜,恢复其功能,在医学上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由于流产可能引发宫腔粘连和内膜损伤,导致不孕不育的问题仍然十分复杂且难以解决。

(为保护患者隐私,庄羽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