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吃荔枝竟会引发致命病症?如何科学预防应对荔枝病?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炎炎夏日,甘甜多汁的荔枝备受喜爱。然而,在品尝这份甜美之际,却可能诱发一种名为“荔枝病”的急性疾病,严重者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安全。那么,如何科学预防并妥善应对呢?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将为您分享预防与应对之道。

什么是“荔枝病”?

荔枝病,一种急性病症,主要由短时间内大量食用荔枝,尤其是未成熟的荔枝引起,其显著特征是低血糖。中医学认为,这种病症的核心病机是过量食用荔枝损伤了脾胃,进而导致脾功能减弱、气血生成不足。《本草纲目》这本古籍中早已指出:“荔枝性甘温,过量食用会生火,损伤脾胃”,这与现代医学对荔枝病的病理机制认识相吻合。

明明荔枝那么甜,为什么还会引起低血糖呢?

荔枝富含果糖,大量食用后,这种糖分迅速涌入血液,然而,人体无法直接吸收它,必须经过肝脏将其转换成葡萄糖。短时间内大量摄入荔枝,肝脏将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其转化速度难以跟上,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不仅不会上升,反而会因为胰岛素分泌的增多而下降,进而可能引起低血糖的种种不适。

中医认为,荔枝性质温和,味道甜美,但若过量食用,则可能导致体内湿热积聚,阻碍脾胃的正常运化。脾胃是气血生成的基础,若脾胃功能受损,气血生成便会不足,从而出现头晕、乏力等气虚的症状。未成熟的荔枝含有较多的生物碱,这会更容易损害脾胃的阳气,进而加剧运化功能的紊乱。

“荔枝病”有哪些症状?

在享用荔枝数小时后,“荔枝病”的典型症状便会显现。起初,患者可能会经历头晕、心慌、出汗、乏力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这些都是低血糖的典型症状。

若延误治疗,病情将加剧,可能导致嗜睡、抽搐、意识丧失,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安全。除此之外,过量食用荔枝还可能干扰正常的饮食,降低对其他营养素的吸收,部分患者还可能遭遇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消化系统的不适。

如何避免“荔枝病”的发生呢?

控制荔枝的摄入量至关重要,成人每日食用量不应超过十颗,儿童则需适当减少,而婴幼儿则应尽量避免食用。

食用荔枝不宜在空腹时进行,建议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后享用。这样,血糖水平相对稳定,有助于减轻果糖的冲击。根据中医理论,上午9点到11点(脾经当令)期间,脾胃功能较为旺盛,此时食用荔枝有助于其消化吸收。

3.选择成熟荔枝,避免未成熟果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未成熟果风险更高。

食用时,可加入3至5片生姜,此可辛温散寒,并抑制荔枝的湿热特性。另外,可以取10克陈皮煮水代茶饮用,有助于调理气机和增强脾胃功能。然而,应避免与西瓜、绿豆等性质偏寒的食物一同食用,以免加剧脾湿。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每日应当对位于膝盖下方三寸处的足三里穴进行3分钟的按摩,这有助于调和脾胃,提升消化能力。而对于体质虚寒的人群,建议每周进行两次对位于肚脐上方四寸处的中脘穴的艾灸,这样能够温养中焦,改善脾胃虚寒的状况。

遭遇“荔枝病”如何紧急处理?

1.轻症(仅有头晕、乏力、出冷汗等):

请立即补充以下快速提升血糖的食物:葡萄糖水、白糖水、蜂蜜水、糖果、饼干等。同时,可以饮用温热的红糖姜茶,以温中散寒、调和气血。症状得到缓解之后,仍需注意休息,并确保后续能够正常进食。

2.重症(出现嗜睡、抽搐、意识不清、昏迷):

迅速拨打120急救热线!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避免呕吐物导致窒息,确保呼吸道畅通。在医护人员抵达之前,可以尝试轻轻按压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上1/3与下2/3的交汇处)、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方两寸,两筋之间)来开启意识,调节气血。具备资质的中医师在严格消毒后,可以在耳尖穴进行点刺放血,以清除杂质并唤醒神志。

专家提醒

龙华君主任医师在急诊科强调,“荔枝病”的实质是因过量食用导致的脾脏损伤及其引发的严重低血糖症状。预防的关键在于合理控制食量并保护好脾胃功能。若症状严重,务必迅速就医急救,切不可仅依靠家庭治疗。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智慧来维护脾胃健康,期望大家能在品尝荔枝的同时,安全地度过一个清爽的夏日。

图片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专家,马鸿钧先生,系本栏目特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