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到怀疑人生!中暑风险飙升,这四个救命步骤你知道吗?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图片

近期气温异常高,外出片刻便让人汗流浃背,中暑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了解中暑的急救措施显得尤为关键,以下将为您逐一阐述。

识别中暑症状

图片

中暑会有多种不同的症状。遇到头晕、身体疲倦、面部泛红,甚至出现恶心和呕吐的情况,这可能是中暑的信号。特别是在炎热的户外环境中,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例如,在夏季建筑工地上工作的工人,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出现这些症状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这时,应当迅速判断是否真的中暑,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患者紧急撤离

图片

一旦有人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启动紧急疏散程序。需将患者从烈日照射或闷热的环境移至凉爽通风的地方,如树荫、空调房间或走廊等地。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如果在街头看到有人中暑,路人应立即将其带至附近的店铺内较为阴凉的区域。移至安全地带后,还需解开患者的衣领、腰带和袖口,以便衣物通风,这就像给过热的机器散热一样,有助于减轻身体的压力。

监测患者情况

对患者状况需持续观察。若缺乏体温计,可通过触摸患者皮肤来感知体温。患者若发生呕吐,应立即让其侧卧,以防呕吐物误入肺部。若患者意识模糊,无法回答问题,或体温急剧上升、频繁呕吐,这可能是严重热射病的征兆,应立即跳过常规处理步骤,迅速拨打120求助。数据显示,热射病每年都会引发若干死亡病例,因此这一阶段的判断至关重要。

图片

轻症患者降温

对于意识清晰且体温低于38.5℃的轻型病人,我们可以采取温和的降温措施。可以用温水湿润毛巾,轻轻擦拭颈部、腋窝和大腿根部等大血管密集区域,以促进热量散发。此外,还可以将患者上半身浸泡在15至20摄氏度的温水中,并配合吹风来降低体温。如果手头有冰袋或冷冻矿泉水,应先用毛巾包裹,以免冻伤皮肤。在家庭环境中,若有人出现轻微中暑症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及时处理。

紧急送医指征

患者体温若升至39℃及以上、出现剧烈呕吐、皮肤状况异常(如皮肤红得烫手、干燥或苍白发青、湿冷并伴有冷汗)等状况,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切勿存有“稍作休息便会好转”的念头,以免延误病情。若在户外旅行中遇到同行者出现此类症状,必须毫不犹豫地采取送医救治的行动。

中暑预防措施

中暑风险较高的人群包括户外作业人员、老年人和儿童,以及体重超重者。他们外出时需加强防护,比如戴上遮阳帽,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并且每15分钟喝一点水。空调使用时,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6℃左右,进出室内外时,应在门口停留2分钟进行缓冲。采取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中暑的可能性。

在咱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都有过中暑的经历?对于这些应对措施,您觉得是否实用?不妨点个赞、留下您的看法,或者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