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同事家中拜访,原本应是件愉快的事情,却不幸遇到了他上初中的儿子冷落客人、甚至摔门的尴尬局面。事实上,众多家长都在为如何教育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而感到头疼。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应对之策。
青春期孩子的常见表现
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们往往面临交流难题。比如,我同事的孩子,家长让他打招呼时,他却摔上了门。不少孩子经常对父母的命令进行反抗,动不动就顶撞他人。根据调查,超过七成的家长反映,自家孩子在青春期时都有过顶嘴的行为。此外,这些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可能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大发雷霆,这让家长们感到十分棘手。
“心理断乳期”原因
孩子目前正经历“心理断乳期”,需要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视否定父母的旧价值观为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渴望挣脱束缚,追求自主,同时更加重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据研究显示,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显著提升,这往往会导致他们频繁地表现出反抗行为。
错误教育方式后果
继续沿用儿时教育方式,向孩子灌输道理并不可行。孩子一旦觉得理解了这些道理,家长的说教可能会让他们感到被批评、被否定。这可能会导致孩子不再信任父母,转而信任新结识的朋友,但由于他们的辨别力有限,很容易交到不良朋友。此外,还可能让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做出令家庭遗憾的事情。不少新闻报道了因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孩子误入歧途的案例。
应对方法之情绪翻译
家长能够帮助孩子把内心的情绪表达出来。比如,可以问孩子是否感到自己的私人空间受到了侵犯而感到不适,或者尝试去理解孩子为何觉得妈妈难以理解他的心情。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家长采取这种方式后,孩子开始更愿意与家长沟通,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亲子关系也得到了逐步的改善。
借助第三方关心孩子
关心孩子,尤其是得到他们信任的长辈的关注,是非常关键的。可以鼓励孩子和舅舅一起打篮球,或者和师姐一起写生。比如,有位母亲会让孩子经常和教练沟通,这样孩子的心理变化就能得到及时的注意,而且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也有所提升。同时,教练给予孩子正面的引导,使得孩子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青春期教育启蒙
家长应当及早对孩子进行青春期知识的教育。孩子对于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若心存疑惑,若将这些疑问深埋心底,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专注力和情绪。因此,我们应在孩子11至12岁这一关键时期就开始进行教育。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聆听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对这些变化有所了解,同时避免他们上网寻求可能片面的信息,从而在这一重要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不妨思考一下,当您遇到青春期的孩子时,哪种教育方式可能更符合您孩子的个性?期待您点赞,并将这些建议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