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位老人就有1位存抑郁症状?教你听懂爸妈情绪潜台词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李阿姨在电话中对女儿轻声细语:“我一切都好,不必担忧!”但她的脸上总是挂着不悦,曾经钟爱的刺绣技艺,现在也失去了往日的热情。王伯伯安慰女儿道:“你们工作繁忙,无需挂念我,我一切都好。”然而,他整夜守望着天花板直至破晓,已有三个月未曾走出家门,与老友们共度棋局时光……

老年人们常常忧虑给子女带来困扰,他们把心情不佳视为“无病呻吟”,即便身体不适也难以承认内心的不快。《中国老龄发展报告2024——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蓝皮书的研究结果揭示,我国有26.4%的老年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抑郁困扰,其中6.2%的老年人表现出了中重度抑郁症状。换句话说,每四位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正经历着抑郁的困扰。

教你听懂爸妈的

情绪潜台词

频繁发作且无确切证据支持的疼痛,如头痛、背痛或胃痛,可视为情绪引发的生理症状。

2.反复发作心慌(心电图检查正常)→可能是“我很焦虑”;

3.睡不着/吃不下→可能是“我很难过”的情绪表达;

4.凌晨4点发养生文章→睡眠障碍的典型表现;

5.放弃最爱的活动(如钓鱼、广场舞)→兴趣减退的警报;

6.我活着就是负担→无价值感甚至是自杀的预兆。

如何打破父母们

“没事,我很好”困局

揭开老年抑郁的隐藏信号,教你听懂爸妈的情绪潜台词_揭开老年抑郁的隐藏信号,教你听懂爸妈的情绪潜台词_

在与父母交流时石家庄市神兴小学,子女们应摒弃诸如“别瞎想”之类的轻率之词,转而采用“仔细观察并确认情感”的交流方式,以同理心为桥梁,开启心灵对话。例如,可以询问:“您最近频繁提及胃痛,是否有什么困扰在心头?”“您最近似乎情绪低落,是否感到不太愉快?”

每日留出片刻时光与父母共度,使其体会到家的温馨,比如每日花上十分钟与父母谈心或一同漫步,若无法亲自陪伴,则可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摒弃“只报喜不报忧”的旧习,主动向父母请教生活的智慧。

与父母携手制定一些易于达成的目标,例如:请求父母协助浇水、加热牛奶或代为购物等,积极向父母表达感激之情,协助他们重塑自我价值感。

积极引导父母参与集体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倡导他们投身户外运动,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若父母连续两周以上表现出情绪低落、对事物兴趣减少(例如不愿参与活动)、精力缺乏或感到疲惫,甚至说出消极的话语(如觉得生活无趣或产生绝望情绪),那么应当立刻寻求专业医生的咨询。

那些声称“无妨”的老年群体,或许正期盼着有人能洞察他们内心的“忧虑”。我们应携手并进,致力于保障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 张宇 赵霞

审核工作由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的成员、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负责人康琳博士以及心理医学科专家段艳平博士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