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周围神经病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甲钴胺使用要点你知道吗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甲钴胺作为门诊常见用药,在治疗多种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如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等周围神经疾病,以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合理应用甲钴胺,以下四点知识不可或缺。

甲钴胺口服制剂和注射制剂适应证不同

腺苷钴胺,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形式,主要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和巨幼细胞性贫血。

甲钴胺(口服制剂):周围神经病;

甲钴胺(注射制剂):周围神经病、巨幼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口服制剂):巨幼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注射制剂):周围神经病、巨幼细胞性贫血。

适应证比较:

图片

表1 不同药物制剂对周围神经病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医保情况(2024年版):

图片

表2 不同药物制剂的医保情况

对于患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且需遵医嘱禁食,或者因吞咽困难等原因,不能服用腺苷钴胺(口服制剂)的患者,应使用腺苷钴胺(注射制剂)。

甲钴胺超说明书用药

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不足都可能引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鉴于叶酸无法缓解由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所以针对那些可能存在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应禁止仅用叶酸进行单独治疗。

除此之外,维生素B12与叶酸的不足都可能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尽管维生素B12在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方面的作用不如叶酸明显,但对于那些维生素B12缺乏或存在相关基因缺陷的患者来说,可以考虑提升维生素B12的用量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或者采用甲钴胺进行相应的治疗。

用法用量

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一种活性形态,其相较于常规维生素B12,能更轻松地穿过血脑屏障抵达神经细胞。它能够显著促进髓鞘的生成和轴突的再生,进而对受损的神经组织进行修复,并提升神经传导的效率。

推荐治疗方案:

在治疗的初始阶段,患者需接受甲钴胺注射液的肌内或静脉注射,剂量为每日0.5至1毫克,治疗周期为2至4周。之后,治疗方式将转变为服用甲钴胺片剂,剂量为每日0.5毫克,分三次口服。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建议的总疗程不应少于三个月。

图片

表3 不同药物制剂的使用方法及剂量

特别提醒:

甲钴胺的化学特性较为脆弱,一旦暴露于光线之下,便容易发生分解,转化为羟钴胺。因此,在储存甲钴胺注射剂时,必须避免光线直射。甲钴胺注射剂可以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给药,然而,不建议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因为这样长时间的输注可能会提升药物分解的风险。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具体发病原因尚未得到充分揭示,甲钴胺在治疗中可以作为辅助药物。如果患者在使用甲钴胺1至3个月后,病情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那么建议暂停使用该药物,并重新考虑治疗方案。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甲钴胺口服剂型偶尔会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其发生率介于0.1%至5%之间。注射型甲钴胺则可能诱发过敏反应,比如皮肤疹子、瘙痒感,极少数情况下还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因此,在使用时需严格控制适应症,防止药物滥用。

注意事项

从事汞及其化合物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应避免长期大量摄入甲钴胺。这是因为甲钴胺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能够与无机汞相结合,形成甲基汞。甲基汞一旦被人体吸收,便可能在体内累积,进而对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潜在伤害。

甲钴胺的搭配使用需谨慎,应尽量避免与含有朱砂成分的中药(例如安宫牛黄丸、朱砂安神丸等)同服,因为这样可能会提升汞在体内的积累风险。

来 源 / 药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