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有助于将病原体从体内排出,对清理肠道有一定帮助,所以在腹泻期间,暂时不进食似乎有一定道理,但这并非绝对正确。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治医师张颖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指出:这确实有一定合理性,但并非完全准确。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深医生张颖接受了中央广播电台记者的采访。(中央广播电台记者雷妍摄影)
张颖指出,人们在感染肠道传染病时,往往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这些现象实际上标志着肠道正在与病原体展开抗争。故此,腹泻可以被视为人体清除病原体和毒素的一种自然防御手段。
然而,在腹泻期间完全停止进食并不可行。张颖提醒说,人体在通过腹泻将病原体排出体外时,也会伴随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这时若禁食,很容易导致脱水以及电解质失衡等问题。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体质较弱、多病的人群来说,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脱水症状,甚至可能因为低钾血症而导致心律不齐等问题。
腹泻发生时,务必迅速合理地补充水分,适量饮用富含电解质的功能饮料,同时,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石家庄市神兴小学,适量摄入一些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张颖提醒大家,务必避免食用过于生冷、刺激性、辛辣、易产气或油腻的食物。科学合理的饮食安排对身体的康复至关重要。
张颖还特别指出,家中若有人出现腹泻症状,务必重视个人卫生,用流动水清洁双手;同时,应避免与患者同用餐具,并实行分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