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吃玉米时,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就将玉米须丢弃。但千万别对这些玉米须掉以轻心,最近的研究发现,它们竟然是具有抗癌功效的宝贵物质。
玉米与玉米须的常态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玉米因其受欢迎而变得普遍,我们经常食用它的果穗,无论是煮着吃还是烤着吃,味道都很不错。然而,玉米须往往被当作无用的东西丢弃。长期以来,人们对玉米须的了解不够,认为它只是玉米的一个附属部分,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在家庭烹饪中,处理玉米时,大多数人都会将它的须部去除。
玉米须潜藏的价值
最近的研究表明,玉米须中蕴含了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这些物质中,不少对人的健康大有裨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玉米须里的粗多糖S1拥有显著的药效。这一发现颠覆了人们之前对玉米须作用的常规看法。
S1 对胰腺癌细胞的体外作用
团队运用化学水提技术从玉米须中提取出了S1,并且对它进行了对多种胰腺癌细胞系进行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S1对PANC-1、SW1990和BXPC-3等胰腺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它对人体内的正常胰管上皮细胞和肝细胞并未显现出明显的毒性或不良效应。这项研究为开发低毒性且效果显著的胰腺癌治疗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可能开辟治疗胰腺癌的新方法。
S1 在动物实验中的表现
为了更深入探究S1的工作原理,研究人员选择了裸鼠作为实验对象,向它们体内接种了BxPC-3细胞,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S1进行口服治疗。实验结果表明,接受S1治疗的小鼠,其肿瘤的大小和重量都显著减小,尤其在最高剂量组中,肿瘤抑制率接近40%,这一效果甚至可以和常规化疗药物吉西他滨相媲美。除此之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并未观察到实验鼠的体重出现明显下降,这一结果暗示着S1具有相当的安全性。
S1 抑制癌细胞的机制原理
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的数据表明,S1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调节β-catenin信号通路以及上皮与间质之间的转化过程,进而达到阻止癌细胞扩散的效果。S1不仅能促使癌细胞自行凋亡,还能使细胞周期停滞在S期。此药还能有效阻隔EGFR、PI3K、AKT和CREB等信号通路。因为其作用针对多个目标,所以其抗癌效果显著。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这项研究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不过它首次揭示了玉米须中含有的多糖S1在对抗胰腺癌方面的潜在价值以及其作用机制。考虑到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不多,而且治疗效果不佳,这个发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可能性。展望未来,像玉米须这样的资源,过去可能被忽视,但它们可能在抗癌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望实现将玉米须转化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抗癌药物的目标。
你对玉米须的潜在用途是否有了新的看法?你是否有这样的想法,即玉米须在将来或许能成为对抗癌症的关键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