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体检变得非常普遍,因此肺结节的检出率显著提高,很多人对此感到担忧,他们害怕这可能是癌症的前兆。那么,肺结节究竟是什么情况?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这种情况
患者大意致病情恶化
2020年,李女士年满61岁。在体检时,医生发现她肺部长了结节。经过影像学检查,这些结节显示有逐年变大的迹象。尽管如此,李女士坚信,因为她不抽烟,且没有肿瘤家族史,生活也相当健康,且没有出现任何相关症状,所以她不会患上肺癌。因此,她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检查措施。然而,进一步的详细检查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她被确诊为肺癌患者,而且癌细胞已经蔓延到了身体的多个区域。肿瘤的活跃程度达到了48的高值,这表明治疗将会面临极大的挑战。
肺结节认知误区
不少病人觉得肺里的小肿块很常见,若是没有不适感,一般不需要复查、追踪或治疗。但肺腺癌的初期症状通常不明显,患者往往不会感到明显的不适。等到患者出现胸痛、咳嗽等症状去就医时,往往已经到了疾病的中晚期。就拿李女士来说,她抱着无症状就等于没病的心态,结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机会。
肺癌分类特点
肺腺癌主要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的上皮细胞,部分病例则来自大支气管的粘液腺。同时,这种癌症在非吸烟女性群体中并不罕见。肺鳞癌多见于肺门区域,属于中央型肺癌的一种,与吸烟习惯紧密相关,且在男性吸烟者中较为常见。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不同人群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肺癌早期症状
原发性肺癌患者可能会遭遇关节肿胀及疼痛,尤其是杵状指这一症状较为常见,大约有10%的患者会遭受这种困扰。类似地,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等疾病患者也可能体会到这种不适。然而,问题在于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许多人等到症状变得明显时,已经错过了进行手术根治的最佳时机。
肺癌筛查建议
肺癌风险较高的人群应当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扫描。随着肺部CT筛查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肺结节得以被发现。这些结节在形态和体积上存在差异,且与肺癌风险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实性结节体积越大,其发展为恶性的可能性也越高。对于具有特定特征的肺结节,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并及时安排复查。
肺结节处理办法
肺结节若被高度怀疑为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手术切除是可行的方案。现在,众多大型医院普遍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技术。若肿瘤疑似恶性,且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应立即进行手术;若患者无法承受手术,则需先行穿刺活检,以明确后续的治疗计划。
肺结节并不少见,有的患者甚至感觉不到任何不适,因此复查似乎显得没有必要。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该如何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肺结节?不妨点赞、转发这篇文章,同时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