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将白蛋白视为一种“神奇”的药物,它在疾病治疗中频繁被应用,然而,这种使用方法往往并不妥当。接下来,我将详细为大家阐述一些有关白蛋白的常识。
白蛋白的本质与功能
白蛋白是构成血浆中的主要蛋白质,它在人体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首先负责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稳定,以此保证血浆与组织液间水分的平衡。此外,白蛋白还能作为载体,携带激素、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这对于人体正常的代谢过程至关重要。游离脂肪酸能够和白蛋白相结合,然后被输送到人体各个部位,为这些部位提供能量。
白蛋白注射液的制作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源自于健康者的血浆。在提取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技术,准确地将血浆中的白蛋白分离。随后,我们对产品进行了病毒灭活处理。这一步骤不仅确保了产品的安全,还有效预防了注射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疾病感染,从而全方位保障了使用者的健康。
临床公认应用指征
在我国,针对大面积烧伤在24小时之后、急性创伤性休克等紧急情况,临床规定需使用白蛋白。大面积烧伤患者因血浆外渗,白蛋白会随之流失,这时注射白蛋白能帮助维持血浆渗透压。而在美国的相关指南中,休克和烧伤等状况也被认定为白蛋白适用的明确范围,但对于新生儿黄疸、汞中毒等情况,在使用白蛋白前还需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临床应用误区
在临床医疗活动中,白蛋白的使用较为普遍。但若将其作为扩充血容量、提供营养和增强免疫力的主要方法,则并不可行。白蛋白并不能直接为人体补充营养或提升免疫力,仅在患者白蛋白水平极低时,才应考虑使用。滥用白蛋白不仅可能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还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身体负担。
应用注意事项:禁忌症
过敏反应严重者注射白蛋白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患有高血压、急性心脏病等疾病的人,使用白蛋白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患有严重贫血或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使用白蛋白同样存在风险,有可能使病情加重。
应用注意事项:用法用量
根据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目前的白蛋白水平、血浆量来定,注射的剂量。在遭遇严重烧伤或出血导致休克的情况下,可以一次性注入5到10克的药物,每4到6小时进行一次重复注射。对于治疗慢性白蛋白不足的情况,每天注射5到10克,直到相关指标恢复正常。在输注过程中,通常将速度控制在每分钟2毫升,最初15分钟内应适当减慢注射速度。投注一旦启动,便需一次性完成,不得分阶段执行,亦不可转借他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