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风药业,一家专注于哮喘治疗药物研发的企业,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他们的《招股说明书》。这家企业由两位在学术界取得显著成就的博士共同领导。大家都在关注,这家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哮喘药物市场中能否稳固地位,并最终成功上市。
公司核心产品
长风药业已成功推出三款产品,这些产品分别针对支气管哮喘、COPD以及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等多种病症。其中,吸入型布地奈德混悬液(CF017)尤为引人注目,它对于公司收入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22年至2024年,该产品的销售收入逐年增长,分别为3.36亿元、5.48亿元和5.74亿元,其收入在总销售额中的比例更是超过了94%。
产品市场竞争
CF017遭遇了丙酸倍氯米松等同类药品的挑战。正大天晴推出的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剂,由于价格低廉,在基层医疗机构和价格敏感的用户群体中显现出显著优势。针对这种竞争局面,郑州贯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江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募资发展规划
长风药业在此次上市中筹集的资金,计划用于国内外吸入型制剂候选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包括DPI和SMI等产品。然而,随着患者治疗手段的增多,公司所遭遇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上升。
销售费用差异
长风药业的A股与港股招股说明书中,对于销售费用的分类及披露方法有所不同。在A股的招股说明书中,营销成本被归类为“销售费用”。从2020年至2022年,销售费用的总额由0.27亿元增长至1.36亿元,其占总费用的比重也从6.34%上升至39.36%。
费用构成分析
在市场推广费用方面,2022年“市场信息分析与收集”以及“医院拜访”这两项支出总计7000万元。这个数字,占到了推广费用总额的78.82%。公司表示,销售和分销费用的提升,主要原因是业务开发支出的增长。
公司融资情况
2013年4月,吉林创投等投资方对项目注入了4100万元进行B轮融资,紧接着,中新创投也跟进了,再次投入了900万元进行B+轮融资。到了2020年,融资活动进入高潮,短短半年内筹集的资金总额便逼近了10亿元。在IPO前夕,梁文青和李励共同持有的公司股份比例上升至27.25%。
目前,两位博士级别的学者携带着哮喘病治疗药物踏入港股领域,这既是对一种高度依赖药物的投机投资,又需每年承担相当可观的推广开销。对于长风药业在港股市场上市的可行性,您有何高见?欢迎留言分享,也欢迎为这篇文章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