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聊天机器人?ChatGPT鼻祖Eliza了解一下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图片

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聊天机器人Eliza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而且,其最初的编程代码失而复得,这本身也成为了一段美谈。如今,我们可以深入探寻Eliza背后的故事。

简单程序的独特亮点

回想往昔,Eliza只是一款基础程序,但那时的它却显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在DOCTOR脚本的辅助下,它模仿了罗杰斯式的治疗师。这种以人为核心的治疗方法在50年代初崭露头角,医生们以拥有专业知识的朋友身份出现,他们耐心聆听病人的心声,因此赢得了病人的信任。Eliza通过与用户互动,秉持着这一理念,展现出自己独有的风格。

奇特的对话方式

在与用户交流的过程中,Eliza会首先对输入的文字进行解析,从中提炼出关键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重新组织成新的表述。在回应时,她常常使用含糊其辞的表达方式。比如,在对话中,她表面上看似严密无破绽,但实际上却像一台简单的复读机,机械地重复着“豆腐三碗,三碗豆腐”这样的句子。用户可能会产生误解,以为机器人已经理解了他们的想法,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种交流方式被称作“狡猾策略”。

图片

代码失传之憾

Eliza这款软件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其原始版本不幸遗失了。维森鲍姆最初是用MAD-SLIP语言开发了Eliza,之后,其他程序员开始用Lisp或BASIC等编程语言对其进行修改。这些经过修改的版本很快受到了广泛的喜爱,而最初的版本则逐渐被市场所淘汰。专家们曾经断言,那包含420行代码的原始版本已经无法找回。

图片

失而复得的惊喜

2021年之前,斯坦福大学的杰夫·施拉格与麻省理工学院的迈尔斯·克劳利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维森鲍姆档案中,找到了原始代码的打印副本。这一发现让人感到非常激动,就好比在浩瀚的海洋中意外发现了一块珍稀的宝藏,让人们得以更直观地认识到Eliza的原始面貌。

修复中的新发现

在代码修正的过程中,团队取得了不少成果。他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让用户通过制定规则和反应来控制Eliza的行为。此外,他们还编写了新的函数,以填补之前遗漏的部分,并在执行前进行了细致的测试。同时,他们也发现了原始代码中的一个漏洞,即输入特定的数字会使程序出现崩溃的情况。尽管为了保留代码的原始状态,他们并未对这一缺陷进行修正。

图片

重新问世之旅

Eliza修复版现已在Github上正式发布,大家现在可以随意下载其代码和模拟器,亲自体验这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聊天机器人的独特魅力。经过一番波折,它终于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不仅延续了过去的辉煌,还向世人展示了人工智能发展初期的风貌。

读到此处,你或许会感到不解,在那个科技尚未成熟的时期,Eliza为何能迅速获得广泛的关注?不妨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同时,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