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两年过去,在创业板受理的企业名单中,又出现了制药公司的名字。根据深交所官方网站的公布,南通联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亚药业”)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募股申请已经获得受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联亚药业之前也有过在科创板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尝试,但最终选择了撤回申请。此次转战新赛道寻求A股上市,联亚药业的募资计划保持不变,但计划筹集的资金已从原先的10.5亿元缩减至9.5亿元。同时,之前IPO过程中被广泛批评的大客户依赖问题,在报告期内仍然存在,公司超过一半的收入来源于主要客户Ingenus。那么,这次再次挑战A股市场,能否成功通过,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转战创业板
深交所官方网站信息表明,近期联亚药业在创业板的首次公开募股申请已获批准。这标志着自2023年7月份以来,创业板首次接纳了另一家药企的上市申请。
招股书中透露,联亚药业专注于复杂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产品线涵盖两大类高端仿制药,一类是以各类缓控释制剂和低剂量药物制剂为主,另一类则以其独特性著称;此外,公司还依托其药物设计实力和制剂工艺技术,为制药企业及研发机构提供研发支持及其他相关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联亚药业在申报科创板上市的过程中并未成功。根据上交所官网的信息,该公司的科创板IPO申请于2022年11月22日被受理,并于同年12月15日进入了问询阶段。经过三轮问询的历程,联亚药业最终选择撤回申请,其科创板IPO进程于2024年9月27日正式终止。
此次创业板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中,联亚药业对审计机构进行了更换。在之前科创板IPO阶段,该企业曾委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审计工作,而本次IPO则选定了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承担审计职责。
业界普遍认为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科创板对“硬科技”的品质要求尤为严格,在医药板块尤其青睐创新药物、基因治疗、ADC等尖端技术领域;而创业板则着重于“三创四新”,即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意思维,以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联亚药业此次转向新的赛道,是其资本战略目标的常规调整举措。
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募股的过程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曾责令联亚药业详细阐述其技术领先性的具体表现、其研发中的产品的主要优势,并评估这些优势是否与科创板的定位相契合。
募投金额降低
与之前科创板首次公开募股相比,联亚药业在创业板的首次公开募股中筹集的资金数额有所减少。
根据招股书披露,联亚药业计划在创业板首次公开募股中筹集资金9.5亿元,这笔资金将分别用于建设产业化基地、开展药物研发以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具体分析,该产业化基地项目涵盖了生产基地建设以及研发中心建设两大子项目,计划分别募集资金3.06亿元和2.66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将新增10亿片剂和1亿颗胶囊的生产能力。
此外,针对药物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计划分别投入募集资金3.28亿元和5000万元。药物研发项目将致力于28个产品管线的研发,涵盖妇科用药、高血压、中枢神经、糖尿病等多个用药领域,旨在扩充公司的产品线,从而显著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与前次首次公开募股相比,联亚药业在计划用于产业化基地项目的募集资金总额有所提升,然而,针对药物研发项目的募集资金计划却出现了显著的减少。
在科创板首次IPO中,联亚药业计划筹集资金10.5亿元,其中,流动资金补充项目计划使用5000万元。此外,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两个子项目分别计划投入2.59亿元和2.85亿元,而药物研发项目则计划投入4.56亿元。
在业绩方面,报告期内,联亚药业的净利润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具体来看,财务报告揭示,从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逐年攀升,分别为约5.5亿元、7亿元以及8.66亿元;与此同时,其归属净利润也相应增长,具体数值分别是约1.13亿元、1.16亿元和2.6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就公司相关事宜向联亚药业发送了采访邀请,然而,时至今日,稿件完成前仍未接到该公司的任何回应。
逾五成营收来自第一大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联亚药业面临一个显著问题,即对大客户的过度依赖,其中超过一半的营业收入均来自于其最大的客户。
联亚药业的招股说明书揭示,在2022至2024年间,其前五大客户带来的收入占比依次为99.37%、97.72%以及95.43%,这一比例相对较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Ingenus作为最大的客户,对公司的营业收入贡献显著,具体金额分别为约3.98亿元、3.97亿元和4.49亿元,其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也相应地分别是72.36%、56.63%和51.87%。虽然整体看占比呈现出下降趋势,但仍保持高位。
资料显示,Ingenus是一家在美国注册的综合型制药企业,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该公司专注于仿制药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旨在通过仿制药提升药品的普及率并减少医疗费用。其产品线涵盖120多种不同种类和规格的仿制药,涉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女性避孕和健康等多个领域。同时,Ingenus特别关注透皮、半固体、注射和缓控释等新型给药剂型。
联亚药业与Ingenus自2013年起建立了业务往来。自那时起,双方关系稳定,合作日益深入,产品种类持续增多。其中,部分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据了显著的市场份额,双方还共同推进了新产品的研发。联亚药业与Ingenus的合作始终基于充分的沟通和周密的评估,严格依照合同条款执行,确保了业务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联亚药业提醒风险,指出Ingenus拥有其核心产品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在美国市场的独占销售权。若双方合作出现重大不利变动,且公司未能及时找到替代经销商,那么这些产品将面临无法正常销售的潜在风险。
张雪峰,一位财经评论员,指出公司对个别或少数大型客户的过度依赖导致风险高度集中。这些大客户或许会因市场策略的调整、业务需求的变动或其他因素而削减订单或中断合作关系,从而给公司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曹辙,作为艾文智略的首席投资官,认为那些在IPO过程中过分依赖大客户的公司可能会面临众多风险。因此,他建议这些公司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比如拓宽客户群体、增强与潜在客户的沟通、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此外,公司还应当紧密跟踪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确保业务持续稳定并具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