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刘禹
二十多年来,青海省的患者张先生(化姓)深受鼻塞、流涕、喷嚏的折磨,他遍访全国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却并不理想。然而,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的疼痛科,一项新颖的神经调控技术为他带来了新的希望,重新为他打开了呼吸的通道。今年六月,张先生再次回到武汉,经过将近一年的持续关注,他那顽强的鼻炎症状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
张先生回忆说,他长期遭受顽固性鼻炎的折磨,已有20余载。夜间,他常因呼吸困难而频繁醒来,睡眠质量严重受损,白天则精神不振。每当季节变换,或是花粉、粉尘侵扰,或是冷热交替刺激,他的症状便会急剧恶化,每天要用掉两三卷卫生纸。尽管他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始终不尽人意,这让他身心俱疲,几乎到了绝望的边缘。
2024年,张先生踏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寻求治疗。在该院,疼痛科的贾一帆副教授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的陈始明教授共同进行了全面评估。他们确诊张先生患有“慢性鼻炎(神经敏感性增高型)”,并提出了进行“蝶腭神经节脉冲射频调控术”的治疗建议。
在手术过程中,贾一帆借助影像学的精确指引,巧妙地使用穿刺针精确找到了目标神经节——蝶腭神经节,并运用柔和的脉冲电流对其进行了调节。这一微创手术全程大约耗时15分钟。术后,张先生明显感到症状有所减轻,而且面部没有留下任何创伤,经过一小时的观察后便安全地回到了家中。经过近一年的跟踪调查,证实其鼻炎症状几乎没有再次出现。
陈始明教授指出,患有慢性鼻炎的病人,无论是过敏性还是非过敏性,他们的鼻黏膜神经往往表现出异常的高敏感性。一旦鼻黏膜受到炎症的刺激,感觉神经便可能引发局部的神经源性炎症。这种炎症使得鼻黏膜进入一种高度反应的状态,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症状石家庄市神兴小学,包括鼻塞、流涕、鼻痒以及频繁的喷嚏等。传统药物疗法对于某些患者来说疗效并不显著,而神经调节技术则为这些难以治疗的疾病带来了新的治疗途径。
贾一帆副教授指出,顽固性鼻炎不仅给患者带来持续的生理不适,而且容易导致社交困难和心理困扰。这种持续的鼻塞和缺氧状况会明显减少患者的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在儿童患者中,还可能对其身体成长和面部形态产生不良影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如果父母患有鼻炎,子女的患病几率也会相应上升,临床上常常出现家庭成员一同前来就诊的情况。
科学研究已明确指出,蝶腭神经节在调节鼻腔血管与腺体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总开关”角色。贾一帆进一步阐释,通过影像技术的精确引导,脉冲射频调控术能够使用低于42℃的温和电流刺激该神经节,这一过程能够有效增强交感神经的活跃度,并调节神经肽的分泌,进而有助于恢复鼻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显著缓解鼻塞、流涕等主要症状。
治疗过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儿童则可采取静脉镇静措施。整个治疗过程中仅用一根细针,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术后仅需观察半小时。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已得到权威机构的肯定,2018年发布的《中国过敏性鼻炎诊治指南(英文版)》中,明确建议使用针刺蝶腭神经节的方法来治疗过敏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