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医养冲刺港交所!近十年布局多地 上市之路有何看点?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同仁堂集团所辖的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已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目前,同仁堂集团已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A股市场的同仁堂,以及港股市场的同仁堂科技和同仁堂国药。同仁堂医养的主要盈利渠道来自于其医院业务。

同仁堂医养集团隶属于同仁堂集团,作为其二级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该集团的前身包括北京同仁堂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同仁堂医养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至2024年6月,该集团已完成股份制改革。

同仁堂医养官网信息显示,自创立至今近十年间,该公司始终秉持客户至上原则,在医养大健康领域深耕细作。依托于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同仁堂”品牌,并凭借稳固的产业基础,通过投资并购、合作共建、管理服务等多种途径,已在北京、浙江、上海、山西、辽宁、贵州等地建立了超过20家线下医疗机构。同时,构建了涵盖“连锁医院、基层连锁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的分级诊疗服务网络,为广大客户提供现代化、个性化、一体化的中医医疗服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同仁堂医养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及养生预防方面的显著优势,打造“中医+”模式的特色服务系统,全力守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医养健康产业领军企业。

从收入构成的角度分析,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以及三溪堂保健院为同仁堂医养事业提供了绝大多数的经济来源。

_仁堂中医馆_仁堂中医院

2021年至2023年间,同仁堂医养中心从两家医院获得的收益在年度总收入中的比重分别为70.1%、59.5%和65.1%;特别是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其收益在同期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70.1%、44.8%和43.4%。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成立于2008年12月29日,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西打磨厂街46号。这家医院的前身,即“同仁堂”药室,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当时由担任清宫太医院高级医官的乐显扬所创立。

在具体业务领域分析中,同仁堂医养公司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超过八成。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其医疗服务收入依次达到4.5亿元、5.96亿元、7.31亿元,这些收入分别构成了当年总收入的大约95.8%、85.5%和81.6%。

近两年来,该公司的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的销售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这些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30万元、8770万元和1.38亿元,这些数字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为1.1%、12.6%和15.4%。

根据招股书公开的信息,公司的营收在2021年为4.7亿元,到了2023年攀升至8.95亿元,其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38%。同时石家庄市神兴小学,毛利也有显著提升,从2021年的7922.9万元增至2023年的1.9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6.2%。在经历了两年的亏损之后,公司于2023年实现了4459万元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