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术后能无疤痕、嗓子不受影响?这场直播讲透治疗方案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医生,肺结节术后可以保证

无疤痕、嗓子不受影响吗?”

面对肺结节手术,

不少患者例如教师、歌唱家、主播、

年轻女性等都会提出特殊需求。

那么他们适合哪种治疗方案?

赵辰龙的嗓子是烟嗓吗__伤肺会怎么样

6月27日,福建卫生报的《大医生开讲》节目特别邀请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二科的专家团队,其中包括科室主任陈舒晨教授、主治医师余绍斌以及彭凯明医师,他们共同走进了直播间的舞台。此次直播是关于肺结节无管化手术系列的第七场活动。

图片

(点击图片观看直播回放)

截至目前,本次直播在各平台观看人数超43万人次。

高三教师术后7天重返讲台

切口“隐形”到医生找不到疤痕

数月之前,王老师,年方三十,不幸出现了持续的咳嗽症状。经过CT复查,发现她原本的肺结节已经增大至8毫米,且实性成分超过了50%的体积。陈舒晨主任带领的团队运用了“无管麻醉”和“经乳晕隐匿切口”的先进技术,为王老师顺利完成了手术操作。(详见往期报道:福建一位30岁女教师肺结节恶化,仅9个月便演变为癌症!协和专家妙手回春,术后仅7天便让她重返讲台。)

手术进行时正值学生高考前的关键冲刺期,这项技术不仅免除了气管插管,守护了王老师的嗓音,还确保了术后不留疤痕。术后仅仅第七天,王老师便重新回到了讲台上授课。经过一个月的复查,乳晕处的切口几乎看不见了。她成功陪伴学生走过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重大考试。

无管化治疗革新

三联技术实现“无痕+无管+无忧”

肺癌患者群体正趋向年轻化趋势,众多年轻女性对于手术无痕效果的需求日益增强。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团队也在不懈地寻求解决方案。陈舒晨主任如此阐述。

图片

陈舒晨

福医协和医院胸外二科近年开始实施一种创新手术方案,该方案结合了“无管化技术”、“经乳晕隐匿微单孔皮下隧道式入路”以及“AI融合AR/VR导航”三大技术,专门为需要保护嗓音的肺结节患者提供手术服务。该方案的实施确保了手术过程的无痕、无管和无痛。

陈舒晨主任进一步阐述,首先,采用喉罩来替换气管插管,这一做法可以确保声带之间无直接接触,从而有效防止了喉返神经受到伤害。

再者,手术过程中,通过乳晕周围的小切口,沿着皮下隧道精确地到达肺部区域,术后伤口与乳晕的皱褶相融合,从而实现了一种“视觉上的隐蔽”。

第三,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手术前的规划,重塑肺部肿瘤的分布图,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辅助手术导航,实现对病灶的清晰透视,从而将手术误差压缩至0.3毫米以内。

余绍斌指出,此类手术特别适合以下几类患者:肺小结节性质明确,且结节位于肺部外侧三分之一部位;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低于25;肺功能测试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数值不小于70%。

图片

余绍斌

与传统手术相比,无管化技术明显减少了患者的康复所需时长。此技术不仅成功避开了气管插管环节,而且显著减轻了声带及支气管粘膜的受损程度,手术过程中无需依赖肌肉松弛剂,进而大幅降低了术后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尤其对于教师、主持人、客服等这类需要依赖嗓音工作的职业人士来说,这项手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他们的发声功能得到妥善保护。

直播过程中,有观众向主持人提出疑问:未嫁女性是否适合进行此类手术?彭凯明医生回应道:“考虑到未来可能需要生育和哺乳的女性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此类手术可能会引发哺乳期间乳腺导管的粘连,因此我们会严格筛选患者,并向她们推荐既安全又适宜的手术方式。”

图片

彭凯明

AI贯穿肺结节诊疗全流程

在福医协和医院胸外科,AI已经贯穿肺结节诊疗的全过程。

余绍斌指出,过去,医生看片所需时间平均为三十分钟;而现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医生仅需五分钟便可完成初步报告的撰写。随后,医生依据这份报告,便能够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手术前定位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同样扮演了关键角色。它能够复刻患者完整的肺部图像,并对肺结节的具体位置进行精确标记。手术过程中,医生佩戴VR眼镜,并借助胸腔内的参照物,便能够准确锁定结节所在。除此之外,磁导航技术也有效协助医生对肺结节进行精确辨识。

针对术后恢复阶段,我们利用上万例肺癌患者的数据,成功打造了一个大型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识别出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的高风险患者群体,比如那些易患血栓的人群。通过这一手段,我们可以在事前进行干预,有效预防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余绍斌如此阐述。

伤肺会怎么样__赵辰龙的嗓子是烟嗓吗

彭凯明还介绍了一种治疗肺结节的新技术——消融术。这种技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精确地摧毁肺内结节组织,适合那些无法承受传统手术或结节恶性程度较低的患者。

这种“一针解决肺结节”技术的显著优点是造成的伤害微乎其微、康复迅速、住院时长较短,然而必须对适用人群进行严格筛选,并且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彭凯明指出,消融治疗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它作为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手段,可供患者选择。然而,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作出决定。

图片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卫生报肺健康交流2群

↓↓↓

图片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协办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陈坤

主持人:陈香 摄影:郑波

摄像:陈昶晔 章立强 郑波

导播:周千艺 助理:陈筱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