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插头关机不拔竟存自燃隐患!你还在忽视吗?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7月4日,中国消防部门发出安全警示,指出即便电器处于关闭状态,若长时间不拔掉插头,仍会不断消耗电能并产生热量,存在因线路老化或短路而导致自燃的风险。为此,他们呼吁公众及时拔掉电器插头,以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

图片

健康时报资料图

北京某小区近日发生的一起火灾事件,向公众发出了警示。7月5日,北京市应急志愿服务总队宣教支队队长、资深培训师李振华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火灾的起因是住户长期将充电器插在插座上,导致插座所在沙发靠背处因充电器长时间运作产生热量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进而引发了火灾。家中空无一人之际,幸亏邻居察觉到窗户透出的浓烟,立刻拨打了119报警。消防队伍抵达现场后,物业人员与业主取得联系,获取了密码锁的密码,得以进入屋内进行灭火。尽管火灾仅限于沙发,但浓烟迅速在房间内蔓延开来。“幸运的是,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这起事故仍然让人感到心有余悸。”李振华这样说道。

李振华指出,这类情况并非孤立现象,尤其在冬夏两季更为频繁。其根本原因在于大众普遍存在的不当用电行为。看似普通的手机充电器,实际上是一个微型变压器,它将220伏的交流电转化为5伏的直流电,在此过程中会释放出热量。由于充电器通常由塑料制成,若长时间插在插座上,内部温度会持续上升,导致塑料的绝缘性能逐步下降。户外的塑料一旦暴露于风吹日晒之下,便会迅速变得脆弱和老化;同理,充电器内部的塑料元件在高温环境中也会加速老化过程。这样的老化现象不仅会提升火灾的风险,而且一旦绝缘性能出现下降,短路问题便可能接连发生,最终可能导致电器火灾的发生。

李振华指出,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意将充电器放置在沙发旁边或床头插座附近,这种做法实则隐藏着安全隐患。即便手机已经被拔掉,充电器依然保持着通电状态。尤其是在夏季,由于多雨潮湿,沙发等织物容易吸收水分,一旦绒毛和灰尘接触到充电器的正负极,就有可能引发短路,进而点燃周围的可燃物品。针对这一问题,李振华提出,培养“人离开即拔掉插头”的良好习惯极为关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安装配备独立开关的插座;使用时,应当打开电源;而在不需要使用时,则应随手关闭,从而在源头上断开电源。

燃气安全不容忽视。李振华指出,燃气事故频发主要由于管道老化以及燃气报警器的缺失。管道一旦老化,可燃气体便容易泄漏,若未能及时发现,一旦遭遇明火,诸如点火、开关电灯等行为,极易导致爆炸和火灾的发生。特别是对于家中老人负责烹饪的家庭,由于老人嗅觉灵敏度降低,他们可能无法迅速察觉到燃气泄漏的气味。因此,他极力主张在厨房等存在燃气管道的区域安装燃气报警装置,这样可以在泄漏发生之初就迅速察觉,从而有效遏制潜在的危险于摇篮之中。

李振华指出,夏日炎炎,雨水频繁,人们使用火源、电力和燃气的次数增多,火灾风险也随之上升。从微小的插座到家里的燃气设施,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安全。他呼吁大家增强安全意识,培养正确的使用习惯,共同构建稳固的家庭消防安全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