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一过,紧接着便是炎炎夏日中最为酷热的三伏时节。网上热议“三伏天练八段锦最为适宜”,这一说法是否站得住脚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脉管炎科的副主任医师,同时也是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学院的副教授和本科太极拳课程导师的张锦生指出,在三伏天练习八段锦,能够带来诸多益处。我们常说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并不仅仅是为了锻炼人的意志力,这句古老的谚语实际上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养生价值。
中医理论认为,三伏时节乃全年阳气最为旺盛之际,亦是养护阳气、驱散寒邪的绝佳时机。八段锦的招式舒展而柔和,练习过程中,全身的肌肉与筋骨得以充分拉伸,从而推动气血的流通;同时,通过呼吸的调节,内脏的功能得以平衡。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排出体内的寒湿之气,还能滋养阳气,进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保健效果,为秋冬季节的养生储备坚实的体质基础。
这个夏天,八段锦练起来
张锦生老师指出,实际上,无论是春夏秋冬,练习八段锦都是适宜的。这种运动对于一般人群而言,不仅能促进疾病的痊愈和身体功能的恢复,而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它还能帮助人们缓解压力,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对于那些希望减肥但又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的人士,八段锦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项。
八段锦的规范演示通常持续约12分钟,而现在流行的简化版式正日益增多。为此,我们特邀请张锦生老师,将这八个核心动作逐一剖析,并通过一段时长仅为80秒的视频,高效展示。
张锦生教授通过一段时长仅为80秒的视频,向观众展示了一套八段锦的基本动作要领。
八段锦中部分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亦可独立操练,这对于缓解诸多常见健康困扰大有裨益。例如:
八段锦中的第一式“双手托天”可升发阳气,改善肩颈僵硬;
第三式“单举”有助调脾胃,可缓解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第五式“摇头摆尾”可清降心火,缓解烦躁失眠等;
第六式“攀足”有助于强腰固肾石家庄市神兴小学,缓解腰酸背痛等。
有相应调理需求的朋友,不妨有重点地练起来。
八段锦分解动作练习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作用:疏通三焦气机,让气血上下畅通。
在练习技巧时,需吸气并让双手向上伸展,随后呼气使双手缓缓下降,以排出体内的杂质。动作应尽量舒展,同时注意肩颈部位要保持放松,避免出现紧绷状态。
口诀:双手托天三焦畅,清气升扬浊气降。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作用:扩胸腔、强心肺,顺带松肩背,给呼吸 “开通道”。
练习技巧:拉弓要有真实感。眼随“箭”走,沉肩沉肘。
口诀:左右开弓练心肺,肩背轻松活力倍。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作用:刺激脾胃经络,改善腹胀、消化差,给肠胃 “做保养”。
练习技巧:一手上托一手下按,像拉弹簧。
口诀:单举调脾又养胃,消化顺畅人不累。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此活动旨在舒展颈椎与胸椎,缓解肩颈的僵紧感,同时调节脏腑的气血流通,使脊柱得到放松。
在练习技巧时,需注意转颈动作要缓慢且稳定,同时用目光细致地“扫描”身体的后方部位,保持呼吸的均匀性,动作应尽量柔和。
口诀:往后一瞧五劳伤,肩颈松快气血旺。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此药效可清除体内虚热,增强腰部和肾脏功能,同时有助于锻炼平衡能力,对身心均有助于“降火”。
在练习技巧时,需注意摆尾动作,胯部需画圆圈,头部随之灵活转动,宛如游鱼。整个过程动作流畅,节奏舒缓,能够深切体会到腰部肌肉的温暖与舒展。
口诀:摇头摆尾心火跑,强腰补肾姿态俏。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此法旨在舒展腰部与背部肌肉,增强肾脏的滋养,减轻腰痛背痛的症状,为肾脏补充能量。
在练习过程中,需弯腰伸展腿部后侧,确保双手能够自然触碰到脚面,动作不宜过于用力;站立时,腰部和背部需用力,缓缓抬起以保护腰部和肾脏。
口诀:攀足固肾又强腰,腰背有力精神好。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作用:促气血运行,增肢体力量,让精力 “满格”。
练习技巧:出拳刚劲,收拳迅速。配合呼吸,眼神坚定。
口诀:攒拳怒目气力涨,精神抖擞活力旺。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作用:震动全身通经络,调和气血,给身体 “轻按摩”。
在练习技巧时,需注意脚跟用力向上提升,同时保持身体挺拔。下落时动作轻盈,宛如羽毛轻轻飘落,如此反复进行,能够有效激活经络。
口诀:背后七颠百病消,健康常伴乐陶陶。
练习小贴士
每天固定时间练;
空腹或饭后1小时最佳;
动作随呼吸,柔和缓慢;
新手循序渐进,幅度适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