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报道,记者宋承翰从北京传回消息,7月4日,国家卫健委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研究员方海琴就生酮饮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答。她指出,“生酮饮食”并不适宜一般人群,若长期采用此法进行减肥,可能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生酮饮食”近年来在减肥领域颇受欢迎。方海琴指出,这种饮食模式以高脂肪、适量蛋白质以及极低碳水化合物为特点,其核心在于极低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同时允许摄入大量脂肪,包括饱和脂肪。所谓的生酮,实际上是指身体在消耗脂肪并产生能量的过程中,同时生成酮体。其根本目的是通过促使身体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进而达到减脂和减肥的效果。
然而,这种减肥方式并非专为大众量身定制。她指出,“生酮饮食”在医学领域仅适用于特定患者群体,比如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营养疗法。这种饮食方式需在严格的医学监管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并不适合每一个人。长期采用“生酮饮食”进行减肥,可能会带来健康隐患。
她指出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生酮饮食”在短期内对减肥有一定帮助,然而,若持续时间超过一至两年,其效果将不再明显,甚至可能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在生酮饮食期间,由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足,人体开始分解脂肪,进而产生酮体,并依赖这些酮体来提供能量。然而,酮体的积累可能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失调,进而有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在遵循“生酮饮食”原则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蔬菜、水果以及谷物的摄入量不足,进而引发营养素的摄取不够,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营养的不均衡。
她指出,若长期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会导致大脑能量供应短缺,进而加剧肝肾以及心脑血管的负担。由此,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疲倦,甚至便秘等不适症状。鉴于此,她不建议将“生酮饮食”作为减肥手段。她建议,大家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增加体育锻炼,并通过合理膳食和饮食活动平衡,以达到减脂塑形和保持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