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矫正手术效果明显,它让许多近视患者得以摆脱眼镜的束缚。不过,并非每个人都能接受这种手术,这其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细节进行详细介绍。
适合近视手术人群
孙丽娟,她是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的副主任医师,她提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近视矫正手术。一般来说,适合进行手术的年龄范围是18岁到50岁,因为这个年龄段的视力相对比较稳定。此外,近视和散光的度数都应当保持在安全的限度之内,比如激光手术适用于近视不超过1000度、散光不超过300度的情况;至于ICL晶体植入术,它能够矫正近视在1800度以内、散光在600度以内的状况。
同时,眼部健康必须得到保障,不得存在如红眼病、角膜炎等活跃的眼部疾病,还需排除如严重干眼症、圆锥角膜等状况。另外,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也十分重要,那些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患者通常不适合接受手术。医生必须进行全面的、严格的术前检查,以确保能够准确评估患者是否满足手术的要求。
主流手术术式
目前常见的近视矫正手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减法”手术,另一类则是“加法”手术。孙丽娟这样解释道,“减法”手术具体操作是对角膜进行打磨处理。具体操作方法是运用激光对角膜组织进行切削,使其形状与隐形眼镜相似,这样光线就能精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这种手术适用于近视程度适中或较轻、角膜厚度合适的患者,包括全飞秒、半飞秒和准分子全激光在内的三种不同的手术技术。
ICL晶体植入是一种“加法”手术,它不对角膜进行切割,而是在眼球内部植入一层极薄的人工晶体,就像在眼睛里戴了一副隐形眼镜。这种手术适用于高度近视或角膜较薄的患者,而且在特殊情况下,植入的晶体还可以被取出。
术前停戴眼镜
手术前,请暂停使用隐形眼镜。如果是普通的软性隐形眼镜,至少要停戴一个星期;如果是OK镜这类硬性隐形眼镜,至少要停戴三个月。赵炜医生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让角膜能够恢复到自然状态,保证术前检查数据的精确性,以便医生能够准确判断出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术前生活调整
手术前三天,请调整作息时间。尽量不熬夜,减少长时间对着手机或电脑屏幕,提前摘除假睫毛。另外,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对眼部进行药物涂抹,以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眼睛保持健康,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恢复期间,务必遵照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并且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术后初期,需特别留意眼部护理,确保水不进入眼睛,同时避免化妆,并严格禁止进行任何强度较大的活动。通过这些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伤口感染或受损,促进眼部康复,并且有助于手术效果的长期稳定。
近视反弹情况
赵炜医生提到,大多数病人在术后都能保持不错的视力,但也有一些病人面临视力反弹的可能性。首先,那些近视较重且角膜较薄的人有可能再次出现近视,其次,如果术后长时间过度用眼,也有可能引起视力下降。轻微的回弹若不影响视力,则无需进行特殊处理;视力若显著下降且角膜状况适合,可以选择实施二次增强手术,亦或选择配戴轻度眼镜或隐形眼镜。
术后恢复阶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特别关注用眼习惯,您能否分享一些实用的日常小窍门,以便我们更有效地维护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