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发出求救信号竟与听力减退有关?2025年重大发现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图片

你是否思考过,听力下降或许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某种紧密的联系?在2025年6月9日,我国的一批医疗专家,在一本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术杂志上,揭开了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神秘面纱。

研究背景与动机

老年人群中认知障碍问题日益突出,其中阿尔茨海默病的状况尤为严重。同时,听力下降现象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根据最新研究,听力下降可能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可控风险因素,并且是65岁以上老人认知障碍的一个明显标志。我国医疗和科研团队受到这一发现启发,正期待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联系,旨在为认知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新的方法。

研究方法与过程

图片

团队选取“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作为核心关键词,对从2024年到2024年间发表的349篇国际学术论文进行了全面收集。我们运用VOSviewer、CiteSpace等分析工具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依托GeneCards、String等详尽的基因数据库,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最终成功构建了“听觉与认知共病基因图谱”。

基因层面的新发现

研究发现,在基因层面,阿尔茨海默病与听力下降存在共通的分子机制,共有2747个基因表现出相似特征。这表明,这两种疾病在基因上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这一新的发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这两种疾病本质的理解。

听力减退的新认知

过去,大多数人认为听力下降只是轻微的感觉不适。然而,研究指出,这或许会成为认知能力下滑的诱因。众多研究数据表明,听力受损者患认知障碍或痴呆症的风险,比听力正常者高出两至五倍,这充分说明了听力下降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紧密联系。

研究成果的意义

该论文运用了系统综述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研究策略。这种方法有效地识别出了潜在的靶点,并对多个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些发现为认知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可能的生物标志物线索,同时也为制定以多个靶点为目标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关键的方向指引。论文中具体阐述了中枢性以及外周性听力损失在阿尔茨海默病进展中各自所起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的作用机理。

未来研究与干预建议

研究发现,其意义虽然重大,却存在一定的局限。仅凭充足的数据链,无法充分证明两者间的直接联系。韩璎强调,该论文所论述的核心生理机制在人类中非常普遍,对我国人群而言,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她建议,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社区层面构建一个将听力检测与认知风险评估融合的互动机制;比如,把“流动健康检查车”开进农村,为老年人提供定期的评估服务;其目的是为了实施具有本土特色的早期干预措施。

你觉得在咱们社区进行听力检测和认知风险评价相结合的做法能否行得通?如果你对此有想法或者观点,不妨在评论区说出来。另外,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个赞,也请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