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竟影响乳腺癌治疗效果?化疗敏感性差异大揭秘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你是否想过,月经周期居然也会影响到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确实,月经周期对于化疗的敏感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女性在不同月经周期阶段对化疗的反应可能会有显著的不同。具体来看,那些在动情间期(即人类的黄体期)开始接受化疗的乳腺癌小鼠模型,其治疗效果相较于在发情期(即人类的卵泡期)开始治疗的小鼠明显较差。这一现象同样在回顾性的人类患者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2024年12月4日,《Nature》杂志的在线平台发布了相关研究成果,该文章的题目是《发情周期阶段对乳腺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有影响》。

图片

人体内栖息着众多生物钟,其中最为知名的是那些调控我们日夜节律的时钟。月经周期,亦或是鼠类的繁殖周期,同样属于一种典型的次昼夜节律现象,其专门负责调节女性的生育周期。月经周期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素水平调控,这些激素如同指挥棒石家庄市神兴小学,促使乳腺组织发生局部变化,同时引发体温波动、血管扩张收缩以及免疫系统功能不稳定等全身性反应。

研究人员在多种小鼠乳腺癌模型中观察到,肿瘤细胞依旧具备周期性的生长特点。通过活体显微镜的观察,我们发现在发情期,小鼠肿瘤中单个细胞克隆的繁殖速度显著提升,而在动情间期则有所减缓。当通过卵巢切除手术来中断动情周期时,这种同步的增殖与退化现象也随之不复存在。

除此之外,通过EdU(DNA复制标志物)以及PHH3(有丝分裂标志物)的染色检测,研究人员进一步确认,在发情阶段,肿瘤细胞的增长速度明显比动情期要高。

图片

为何在动物动情间期,即黄体期,化疗的敏感性会出现下降?研究人员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试图揭示多种可能引发黄体期化疗敏感性降低的机制,诸如:

肿瘤细胞增长放缓:鉴于多数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针对那些快速增长的细胞,所以在黄体期这种细胞增殖速度较慢的阶段,化疗的疗效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动情间期,肿瘤的血管直径出现缩小现象,这一变化可能对化疗药物的传输与摄取造成一定的阻碍。

在动情间期,肿瘤内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细胞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这种转化过程与化疗耐药性有着紧密的联系。

肿瘤微环境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在动情间期,肿瘤内部巨噬细胞的数量有所上升,与此同时,T细胞的数量并未出现显著波动。即便化疗使得动情周期出现紊乱,巨噬细胞数量的增加这一现象依然持续。在通过抗体介导对巨噬细胞进行清除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对于在动情间期开始接受化疗的小鼠来说,清除巨噬细胞能够显著提升化疗的疗效,使其效果接近于发情期的小鼠。

图片

令人惊讶的是,即便在激素受体缺失的肿瘤模型中,依然发现了化疗敏感性在周期中的不同表现。不仅如此,卵巢切除后的小鼠对化疗的敏感度与处于发情期的小鼠相近,并且这种敏感度显著高于处于动情间期的小鼠。这些研究成果揭示了,激素受体所引发的细胞增殖状态或许并非是决定化疗反应敏感性的唯一条件,同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所分泌的其他激素以及免疫微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在决定化疗效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图片

为了探究这些在小鼠身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否同样适用于人类,研究人员对荷兰癌症研究所及荷兰乳腺癌研究组所进行的DIRECT试验中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深入研究。

他们选择了两组符合条件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一组是那些在绝经前且拥有自然月经周期的患者,其中一组患者的激素受体呈阳性而HER2呈阴性(标记为HR+HER2−),另一组则是三阴性乳腺癌(简称TNBC)患者。在研究中,科研人员以血清中孕激素的水平作为衡量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参考,据此将患者群体划分为孕激素水平较低(对应卵泡期)和孕激素水平较高(对应黄体期)的两个小组。

分析表明,在孕激素水平较低时期启动化疗的HR+HER2-乳腺癌患者以及TNBC患者,其肿瘤缩小的幅度较小,且疾病进展和疾病稳定状态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一结论与小鼠实验研究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月经周期对于人类乳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图片

研究发现,月经周期对于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时的反应具有显著影响。对于那些正在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女性,月经周期信息应成为治疗计划制定时的关键考虑点。换言之,依据本研究,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选择在月经周期的卵泡期(此时孕激素水平较低)启动新辅助化疗(NAC)可能更为理想。

Bornes, L., van Winden, L.J., Geurts, V.C.M. 等人发表的研究论文指出,在哺乳动物中,发情周期阶段对乳腺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有显著影响。该研究发表在2024年的《自然》杂志上,可通过以下链接获取: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276-1。

本篇资料对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梳理和阐释,其目的在于向公众传达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学术资讯,但此内容并不反映新药说的观点或立场。对于任何健康相关的问题,强烈建议读者前往权威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