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来临,众多医院的小儿泌尿外科科室接待了咨询人数的显著增长。在这个时期,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孩子的包皮是否需要切除?”成为了一大难题,咨询和手术预约的数量也随之大幅上升。
面对这股“割包皮”的热潮,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小儿外科的主任、泌尿外科的副主任,王德娟主任医师,特别向广大家长发出警示:并非每一个孩子的包皮问题都亟需手术介入!是否决定进行手术,需依据孩子的个体状况,由专业医生进行严谨的科学评估,切不可盲目从众。
不是所有包皮都必须手术
男婴出生时便自带一层名为“包皮”的天然屏障,这层屏障在婴幼儿阶段如同小盾牌般守护着柔嫩的龟头。然而,部分儿童可能会遭遇包茎或包皮过长的困扰:
(1)包茎的两种情况
男童出生时,其包皮与龟头紧密贴合,这种现象属于生理范畴。通常情况下,到了3至4岁,大多数男童的包皮会逐步回缩,龟头也将逐渐显露。请放心,这一过程是儿童正常发育的一部分。
某些儿童的包皮开口偏窄,如同紧绷的箍圈束缚着阴茎头部,使其无法翻转,进而遮掩了尿道口与阴茎头部。这种情况常引发排尿不畅、包皮发红肿胀以及疼痛等症状。
(2)包皮过长
包皮过长,即包皮虽可翻转至显露龟头,然而仍遮掩尿道口,且在常态下难以保持清洁,极易积聚污垢。若长期如此,包皮垢的累积可能导致反复发作的包皮龟头炎症。
何时该考虑手术?关键看这些信号
王德娟指出,手术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其选择必须慎重考虑。然而,一旦孩子出现某些特定状况,我们便应优先考虑手术治疗方案。
炎症问题频发:包皮龟头炎每年发作不止一次。这样的反复炎症刺激可能会在局部造成疤痕,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病理性包茎的出现,因此务必及时就医进行评估。
排尿时遭遇阻塞:由于包茎的存在,导致排尿变得吃力,尿液细弱,有时会分叉,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膀胱与输尿管之间的逆流现象。
紧急状况出现:包皮嵌顿!情况紧急!若包皮被硬性上翻后卡在龟头与冠状沟交界处,无法自行恢复原位,会导致包皮出现肿胀现象,务必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存在特殊病症:包括包皮出现异常生长物、确诊为隐匿型阴茎或伴有尿道下裂等先天性缺陷(此类情况需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年龄有讲究
3至5岁及以上的年龄段,是现阶段普遍认为较为适宜进行手术的时间。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通常能够较为充分地理解手术过程及术后的护理要求,并且能够较好地承受疼痛。同时,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以及护理工作也更为顺畅。此外,手术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
三岁以下儿童并非完全不能进行手术。若患儿有严重包茎、反复感染等问题,或者伴有真性隐匿性阴茎,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他们可能会被建议提前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安全高效的“环切术”
采用专用包皮吻合器进行单次手术即可完成包皮的切除与缝合,手术过程迅速(一般只需10至15分钟),出血量少,切口平滑且外观良好,术后恢复期较短(大约两周),并且大多数病例能够实现“一日门诊手术”,患者当天手术,术后观察无异常即可当天回家,非常适合广大儿童。
术后护理:细心呵护是关键
王德娟指出,手术的顺利进行仅仅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而术后的护理工作同样显得极为关键。家长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防范出血现象:需对伤口的包扎部位进行细致的观察。一旦发现渗血不止,或者血液滴落,应立即返回医院接受处理。
术后疼痛管理:手术中局部麻醉效果减退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此时可以选择规律性地服用非甾体类镇痛药物,亦或是将利宁胶浆等类似药物涂抹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以实现局部镇痛效果。
术后需遵医嘱回医院拆线换药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次排尿后,可用安多福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清洁,以防感染发生。
术后初期,患者需特别注意,在1至2周内应严格避免参与奔跑、游泳等强度较大的运动,以免造成敷料脱落或引发伤口出血。
术后首次排尿需在医院内进行,以保证排尿过程顺畅。若敷料不幸被尿液沾染,患者可继续留院观察,不必急于返回;但若出现大面积污染或排尿受阻,患者应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
保持健康饮食,应尽量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同时应避免食用过于辛辣和刺激性的食品。
心理援助至关重要:手术后的疼痛或不适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哭泣和不安。家长应当保持耐心,通过讲述故事、观赏动画片、玩耍玩具等方法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情感上的支持。
割除包皮并非可以随意决定,必须依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判断。若您在考虑是否给孩子进行手术时感到犹豫,最理智的选择是立刻带孩子去见专业的医生,通过详尽的检查和评估,为小孩挑选出既安全又适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毕竟,关乎孩子健康的问题,绝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