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学生变美潮来袭!怎样科学安全变美?焦虑如何疏解?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随着暑假的来临,众多医院的皮肤科和整形美容科室就诊人数急剧增加,其中学生患者成为了主要的就诊力量。

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主任郑跃的门诊接待的学生患者数量比平时增加了10%至30%。与此同时,南方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在7月和8月,手术量平均每月增长了20%至30%。另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璐璐也遇到了不少因对自身外貌感到不满足,进而产生持续负面情绪的青少年患者。

在医院的诊室里,“变美”一词常常被暑期学生们挂在嘴边。往昔,追求美丽的学子们会在暑假期间选择美甲、烫发、穿孔等时尚项目;而现在,这些做法正逐渐被割双眼皮、注射瘦脸针、治疗脱发等美容手术所替代。面对这股“暑期美容风潮”,究竟如何才能做到既科学又安全地变美呢?学生们和家长可能会陷入哪些误区?容貌焦虑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缓解这种焦虑情绪呢?记者深入广州多所顶尖医院的相关科室,向医生们请教专业见解以及关于美丽秘诀的分享。

图片

学生:从痘痘到治脱发,需求愈发具体多元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学生们对美的追求正逐渐发生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祛痘、淡斑、脱毛等基础需求,而是扩展到了割双眼皮、注射瘦脸针、治疗脱发乃至洗纹身等更为复杂的医美项目。医美服务的对象正趋向年轻化,越来越多主动咨询瘦脸、抽脂、洗纹身的学生逐年涌现。尽管如此,祛痘治疗和双眼皮手术依旧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美容项目”。

小余,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的高三毕业生(化名),在大学入学前希望解决脸上的痘痘问题,并期望自己能变得更加白皙。他透露,自初中时期痘痘就开始肆虐,尽管高中三年学业繁重,他并未能接受系统的治疗。高考落幕,他立即在母亲的陪伴下,踏进了南方医院皮肤科。小余的母亲补充道,他们之前曾在小红书上寻找过祛痘的方法,但那些方法与医生提供的治疗方案相比,缺乏针对性。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倾向于“带娃变美”。他们中的一些人觉得,通过塑造孩子在外貌上的优势,有助于他们在社交和求职方面取得优势。“我这次是来接受去除颈纹的治疗,我女儿高考刚结束,而且对美丽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打算利用这个暑假带她一起来。”正在南方医院整形科接受治疗的李女士这样说道。

当前的学生们对于整形美容的需求既明确又丰富多样。南方医院整形外科的主任鲁峰指出,诸如双眼皮形成、鼻部整形以及面部轮廓的调整等,都是咨询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他建议高考后的学子们应优先考虑那些可逆性高、恢复期较短的手术,比如注射玻尿酸、实施瘦脸针等。随着年岁的增长和人生经历的积累,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社会对美的标准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考虑那些可能深刻影响自己一生的医疗美容项目时,务必与家长充分沟通,并将这些项目推迟到适当的时候再进行。”

令人惊讶的是,脱发问题,过去常困扰中年及上班族,如今却让不少高三学子倍感困扰。“这些学生患者大多患有‘休止期脱发’,这与压力、熬夜、节食减肥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郑跃表示,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的,头发最终会重新生长,然而孩子们却容易紧张,担忧这会影响他们的形象。

医生:呼吁孩子理性看待变美,为自己负责

孩子们对美的追求原本并无过错,然而人们所忧虑的是这种追求背后可能存在的盲目与急躁情绪。

鲁峰在门诊接待了许多前来咨询抽脂手术的高考毕业生。他指出,部分学生的体重问题完全可以借助运动和调整饮食来改善,无需进行手术。他强调,最关键的是,这些学生是否已经做好了承担手术可能带来的后果的心理准备。

郑跃讲述了一个普遍现象:若干学生在家中频繁使用酸性用品,这引发了他们的皮肤急性过敏反应,症状从轻微的红肿逐渐恶化成玫瑰痤疮。有些学生甚至携带了十几瓶护肤品前来就诊。针对此情况,郑跃提出建议,即简化护肤步骤,只需使用氨基酸洗面奶、日常防晒和基础的保湿产品。他认为,护肤品种类越多,成分越复杂,出现问题的概率就越高。他强调,一旦皮肤出现问题,应尽早寻求医疗帮助。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施歌深感痛心,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因“冲动纹身”而留下了遗憾。许多高中生为了追求所谓的“酷”,不惜花费几百元纹身。然而,等到高考结束后,想要参军时,家长们才惊觉孩子身上有了纹身。她指出,去除纹身并非易事,费用昂贵,治疗周期通常需要半年以上,甚至可能留下可见的疤痕,从而影响参军。

美丽,不应以牺牲未来为代价。纹身作为一种侵入性手术,规定必须达到18周岁,或经家长同意。施歌着重指出,许多未成年学生连基本的签字权都尚未拥有,却已做出了难以撤销的选择。我们期待,在追求美丽的过程中,学生们能首先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容貌焦虑的背后:网络环境、心理创伤与家庭误解

张璐璐认为,学生的容貌焦虑是一种涉及多个层面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过分关注外貌的细微之处、不断尝试改变自己的形象、回避社交场合以及自我贬低等。以青春期学生为例,脸上长痘痘是很普遍的现象,然而,有些孩子会将这种局部的瑕疵过分夸大。她以一个案例进行说明,有一个17岁的女孩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尽管已经进行了三次双眼皮整形手术,但她仍然感到不满足,因为她认为自己无法完美地模仿韩国偶像的“星星眼”:她并非长相不佳,但却是被社交媒体诱导,陷入了非理性的期待困境。

这种焦虑的产生,不仅与个人的自我认识有关,而且往往受到来自外界和家庭的反馈的双重作用。“例如,有些学生因肤色较深、面部长痘而遭受同学的非议,甚至被赋予贬义的绰号,而在家庭中他们并未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情感上的支持,反而加剧了他们的负面情绪,最终导致了‘叠加性心理创伤’的形成。”

张璐璐表示,孩子们有权追求美好,但更关键的是他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本真面貌。她强调,媒体和家庭的教育引导至关重要。她进一步提出,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不应盲目地否定他们追求美的愿望,而应深入探究其需求背后的真实动机,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图片

科学变美有方法

关于学生暑假期间追求美丽的热潮,特此提供以下实用建议及注意事项,以供学生和家长参考。

① 沟通在先,别匆忙做决定

整形并非象征着成年,亦非一时冲动之举。若学生心生整形之念,理应首先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明确自己的动机,并经过深思熟虑。某些项目不妨暂缓,待心理更加成熟后再作决定。

② 可逆优先,远离低价诱惑

初次尝试整形时,建议挑选那些可逆性较高、风险较小的项目,例如埋线双眼皮、注射瘦脸针等。同时,要警惕诸如“准考证优惠”、“变美打卡送项目”等吸引人的营销手段,务必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资质合格的医生。

③ 精简护肤,别盲目刷酸

面对皮肤困扰,应当优先选择就医咨询,而非自行“照方抓药”。过度清洁、频繁使用酸性产品以及过度叠加护肤品,都可能导致皮肤敏感。遵循“护肤越简单越安全”的原则,我们应当将护肤的重点放在温和清洁、有效保湿以及适当的防晒这三个关键环节上。

④ 理性看美,先学会接纳

青春期是孩子形成自我认同的重要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而放大自己的不足。因此,家长需要留意孩子的情绪波动,引导他们摆脱对外貌的过度担忧:“美丽并非唯一的答案,学会接纳自己才是建立自信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