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免疫疗法疗效有限?2025年6月26日研究或有新发现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胆管癌作为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癌症,目前免疫治疗的效果尚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这种治疗手段的内在机制也是科研领域关注的焦点。近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研究团队取得了显著进展,成功解开了这一谜团,为免疫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胆管癌现状严峻

胆管癌起源于胆道,其恶性程度极高,死亡率亦颇高。患者长期遭受高浓度胆汁酸的侵害,身体逐渐被疾病所蚕食。目前,针对胆管癌的免疫疗法治疗效果尚不显著,使得众多患者陷入困境,对治疗的需求愈发迫切。因此,许多患者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生活质量也随之急剧恶化。

重磅研究问世

2025年6月26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徐云飞、张宗利等科研人员,在Cell杂志的子刊Cancer Cell中发布了一项关键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主要探讨了胆汁酸对胆管癌中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发现胆汁酸能够激活这些细胞,并进一步导致胆管癌内部产生一种免疫抑制的微小环境。这一研究成果很快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给胆管癌的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

图片

胆汁酸激活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过多的胆汁酸能特别作用于与癌症相关的成纤维细胞,这些细胞上存在一种名为GPBAR1的胆汁酸受体。GPBAR1的表达水平因此有所提高,紧接着产生CXCL10,这一过程不仅促使胆管癌细胞从上皮细胞转变为间质细胞,还促进了癌细胞的扩散,使得癌细胞更具侵略性;另外,它还能营造出一个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从而严重干扰了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清除作用。

特殊受体发现

研究团队运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胆管癌患者样本中发现,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特别地制造了一种名为GPBAR1的胆汁酸受体。这种情况在其他类型的癌症中并未出现,这揭示了胆管癌独有的生理特性。这一新发现为精准医疗带来了新的治疗方向,同时也暗示了针对GPBAR1的治疗或许能带来特定的疗效。

新治疗策略

帕博利珠单抗能够有效抑制GPBAR1与CXCL10信号轴,这一作用在多种胆管癌的预临床模型中已经显现出显著的疗效提升。这一研究成果为胆管癌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若这一发现能在后续的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它有望大幅提升胆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图片

研究意义深远

这项研究阐明了胆汁酸在免疫抑制方面的功能,并且指出了GPBAR1和CXCL10可能是胆管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胆汁酸含量较高,GPBAR1的表达水平增加,往往预示着患者预后不佳,对免疫治疗的响应也不太理想。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胆管癌发病机理的理解,同时也为今后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若你发现周围有人正遭受胆管癌的折磨,你是否觉得这种全新的治疗方法或许能为他们带来一线希望?不妨发表你的看法,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个赞,并将它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