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幼儿园孩子血铅超标!添加剂究竟是什么?何时给家长答案?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位于甘肃天水麦积区的褐石培心幼儿园,数十名儿童血铅含量超出正常范围,部分儿童甚至已达到中度中毒程度,其牙齿根部已变黑。

五六岁的孩童,其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尚未成熟,一旦血液中混入铅质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将对身体与大脑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铅质一旦进入人体,排出难度极大,因此,这些孩子未来的发展前景,实在难以预测。

图片

该事件被定性为“幼儿园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这表明并非食品加工环节中出现了意外的污染,亦非有人故意投毒。

那么“”这个把孩子们放倒的“添加剂”,到底是什么?

亚铅酸钠虽然是一种添加剂,然而幼儿园并非加工厂,规模仅有几十个孩子,存放的食品数量有限,实在没有必要使用如此大量的添加剂。

图片

还有人说,是面点改良剂用了假货,导致孩子们铅中毒了。

添加剂到底是什么,官方通报还没细说,等消息吧。

我提醒一下另一种儿童铅污染的可能——

中药材。

含铅的药材,最常见的黄丹(铅丹)。什么是黄丹?四氧化三铅。

甘肃是黄丹的原产地之一。

辛味,性质微凉,具有毒性,其归经为心、脾、肝三经。(然而,根据现代药典的记载,这样的说法已确立;而李时珍则认为其并无毒性。)

以下内容来自《本草纲目》,各位一个字都不要信:

小儿吐逆水上

将铅丹研磨成粉末,与红枣肉一同捣碎至均匀,制成大小如芡实的丸子。用针挑取一丸,在灯火上方烧灼,待其烧成粉末状,再用乳汁调和后服用。此药方被称为“烧针丸”。另一种配方则是在烧针丸的基础上,加入少量的朱砂和枯矾。

小儿 疟,壮热不寒。

取铅丹二钱,以蜜水为引服之。若伴有剧烈寒感,则改用酒作为引子。此药方被称作“鬼哭丹”。

小儿重舌(舌肿厚)

用铅丹一粒,如黄豆大,放在舌下。

小儿口疮糜烂

用铅丹一钱、生蜜一两,调匀,蒸到黑色,用鸡毛蘸取搽疮上。

明代医家李时珍主张,若孩童出现呕吐酸水、饱嗝不适,可给予少量铅剂,若其行为仍旧顽劣,则可考虑添加朱砂。

朱砂实质上是硫化汞,一旦儿童误食,便会显得反应迟钝,显得更加顺从。

为了治疗呕吐酸水或是口腔溃疡,竟然采取让孩子摄入铅元素的方法,这竟被称作传统医学的聪明之举。

副作用远远大过正作用。

不仅完全没必要,根本不划算。

好些人喜欢看中医,我从来不劝,个人有个人的缘法。

若真想观看,建议前往正规的省级中医医院,此类医院中的中医医师大多接受过一定程度的现代医学与现代药学课程教育,他们在教材中已将那些可能致命的成分予以删除或修改。

最令人担忧的是那些没有师傅指导的人,他们仅凭自己阅读的书籍,擅自给自己或孩子用药。这类人无所顾忌,敢于尝试任何药物。对于父母而言,若选择这类人给孩子开药,甚至盲目自信地参照《本草纲目》自行给孩子配药,极有可能陷入危险。

这几年,中医药教育是当做一种“正确”去推广的。

甘肃省卫生部门曾有一位以猪蹄汤治疗尘肺病的知名厅长刘维忠,他的行事风格颇具特色。在他担任厅长的那些年里,他热衷于推广真气运行法。他的卫生厅官方网站上曾发布过相关报道:

“41名医护人员参加培训,9天所有人都打通了任督二脉。”

大约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原本较为落后的医药知识竟然被公然纳入了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人人当神医、随手用神药,不出事儿才怪。

身为父母者,应当信赖现代科学,切勿迷信那些明朝、唐朝的古人,亦不可轻信那些假托为全民族祖先的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