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急性发作猝死常与这3个时刻有关?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心血管疾病若突然爆发,可能导致猝死,这构成了一个重大的健康隐患。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同时患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以下三个时间段尤其危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特别小心。

晨起时分风险高

清晨,睡眠中的低血压状态被打破,血压开始迅速上升。对于患有糖尿病并伴有高血压的人来说,如果早晨起床过于急促或猛烈,血压会突然升高。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疾病,比如脑血管破裂。另外,还有一些患者在起床后站立时,血压会明显下降,导致头晕、视野模糊,甚至可能晕倒。以某社区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例,就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老年人若患有糖尿病,清晨醒来后动作应尽量轻柔,不妨尝试“三个半分钟”的养生法:刚睡醒后先平躺休息半分钟,让身体逐渐恢复;接着,缓缓坐起在床上休息半分钟;最后,将双腿轻轻垂于床沿再坐半分钟,随后再缓缓起身活动,这样的做法能给予身体一段适应的缓冲时间。

饱食时刻藏危机

用餐完毕,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便会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周围血管阻力的上升,心脏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与此同时,为了消化食物,血液会大量流入胃肠道,导致心脏、大脑等器官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也相应减少,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在不少聚餐场合,此类情况并不罕见。

_关于糖尿病人_关于糖尿病危险因素

因此,控制饮食的分量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对哪类美食的偏爱,我们都应当避免过量食用。适度的饮食,保持七八分饱,这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减轻心脏的负担,更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排便用力险重重

糖尿病患者若同时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一旦经常遭受便秘困扰,排便便变成了一个难以克服的难题。在排便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以及用力过猛的情况,都可能使腹部压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上升。与此同时,心跳会加速,心肌对氧气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这种情况很容易引发心肌急性缺血,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事实上,就有医院曾经遇到过这样的病例。

老年糖尿病患者需在日常生活中保证足够的水分补充,同时提高深绿色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的摄入比例。在血糖维持稳定的前提下,每日可适量食用200克糖分较低的水果,并适当享用一些富含油脂的坚果,这样的做法有助于预防便秘。

心血管疾病在急性发作上往往与特定时刻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及其亲属对此需给予充分关注。在清晨醒后、进食后以及排便等几个重要时刻,必须实施预防措施,如此一来,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的风险,从而保障身体健康。

在此恳请大家帮忙,询问一下家里有糖尿病患者的各位,在以下这些特定时间段里,是否对病情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麻烦大家赶紧点个赞,然后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开始重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