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拖鞋半数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超365倍!家长怎能不揪心?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随着夏天的脚步渐近,儿童拖鞋的市场热度极高,然而,检查发现的情况却让家长们心有余悸:在众多热销的儿童拖鞋里,竟然有一半的样品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超过了标准。这些潜藏在我们孩子日常用品中的健康隐患,究竟代表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

增塑剂超标现状

图片

最近检查结果显示,儿童拖鞋在市面上卖得很好,不过发现超过一半的拖鞋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严重超标,平均超标量高达365倍,有的甚至超过了500倍。这些拖鞋价格实惠,颜色鲜艳,触感舒适,因此在热销排行榜上名列前茅。邻苯二甲酸酯在众多塑料产品中普遍存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强产品的柔顺性。此外,这种物质在儿童玩具和文具产品中也比较常见。

邻苯二甲酸酯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欧盟以及我国的研究均指出,邻苯二甲酸酯可能对环境的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作用。若儿童长期暴露于超过标准限度的邻苯类化合物中,他们患上性早熟的风险将显著增加。以丘脑、垂体和性腺轴为例,这一系统在人体发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调节角色。然而,增塑剂一旦进入儿童体内,它们会对身体产生误导,错误地发出“快速生长”的信号,这进而干扰了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

扰乱发育机制

增塑剂能模仿雌激素的作用,导致女孩发育提前,而男孩体内的激素平衡也会受到破坏。这种物质干扰了大脑中调节发育的关键部分,使得身体发育的规律变得混乱。如果孩子体重过重,多余的脂肪会生成雌激素,与增塑剂产生反应,就像在火上加油,增加了发育异常的风险。增塑剂对孩子身体的潜在危害往往难以察觉,同时,这种不良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家长们有必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日常潜在来源

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一些质地柔软的塑料物品,例如非常柔韧的PVC橡皮、孩子的玩具和拖鞋;同时,还有一些带有香味的文具用品,比如香气扑鼻的书籍封面、铅笔盒;还有那些在高温下容易释放增塑剂的塑料餐盘;另外,那些没有品牌、标签模糊、气味刺鼻的“三无”产品,也可能含有增塑剂。家长在日常使用中,需对这些物品保持高度警惕。

规避增塑剂方法

专家提出,购买商品时,最好优先挑选那些明确标注“无邻苯”和“不含有PVC”的。此外,还需注意避免购买那些来源不明、价格极低的商品,特别是那些色彩鲜艳、气味浓烈、手感柔软的塑料制品。此外,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类型的材料来替换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比如采用不锈钢、玻璃或陶瓷等材质制成的餐具,它们适合用来装热食和热饮。此外,我们还可以用纸质的书籍封面来替换塑料书套,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降低接触增塑剂的风险。

预防建议

预防性早熟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们需要均衡摄取各类营养,多吃蔬菜和水果,尽量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维持健康的体重;同时,他们应该经常洗手,特别是在用餐前要用肥皂彻底清洁双手;另外,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一旦察觉到孩子出现疑似性早熟的症状,比如女孩在7.5岁前乳房开始生长,或者男孩在9岁前睾丸变大、身高快速增加,就应该立即带孩子前往儿童内分泌科就诊。

家长们,请问你们知晓如何识别孩子物品中是否含有增塑剂吗?若这篇文章对你们有所启发,不妨点赞,再把它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