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童持续呕吐活虫一月有余!卫生间小黑虫究竟多可怕?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你能想象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持续不断地从口中吐出活虫的恐怖画面吗?这种情况既罕见又让人痛心,而其背后的真正原因竟然是普遍存在的毛蠓幼虫所引发的感染,这确实是一件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的事件。

罕见病例确诊

江苏扬州有一名8岁的小女孩,最近一个月里,她频繁出现呕吐活虫的情况。她的父母说,有时一次能吐出两三条,有时则是三五条。她已经去了不少医院,试用了常规的驱虫药,但都没有改善。最终,在多学科专家联合诊断和疾控中心的对比分析后,确诊为毛蠓幼虫感染。这一罕见病例,引起了大家对毛蠓的关注。

图片

毛蠓基本信息

图片

毛蠓,亦称“蛾蚋”,是我们在卫生间里常见的那种黑色小飞蛾。扬州市疾控中心血寄地病防制科科长徐玉慧指出,在家庭环境中,白斑蛾蚋尤为常见。这种蛾蚋的幼虫被称为“地沟蛆”,它们一般栖息在浴缸、洗手盆、马桶水箱等地方,尤其是那些流速较慢或积水时间较长的水管内壁。蛾蚋是众多适应城市下水道生活的昆虫之一,它们偏爱那些有机质丰富、环境昏暗的地方。

感染原因分析

女孩家里的洗手间里常常有“小飞蛾”飞出来。徐玉慧这样说道,如果毛蠓的幼虫污染了水源,那么孩子在洗手间刷牙或者马桶冲水时,幼虫可能会随着水花进入嘴里。这就是为什么小女孩会感染这种不常见的毛蠓幼虫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洗手间的卫生状况和我们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

健康潜在威胁

蛾蚋没有咬人或吸血的能力,也不会通过血液传播疾病。但它们的身体上覆盖着成千上万的细小绒毛,每个绒毛表面都有纳米级的微小凹槽。这些绒毛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类似荷叶表面的超疏水层。这种结构不仅能防水,还可能成为病原体的藏身之地。它们通常生活在下水道里,身上携带着多种致病细菌和微生物。吴先生位于深圳,他在拍死一只蛾蚋并揉搓眼部之后,身体出现了不适,这样的情况恰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家庭防治建议

梅雨季节,雨水不断,气温又湿又热,所以保持家庭卫生变得格外重要。厨房的水槽、洗脸盆、浴室等区域,必须定期清洁,避免垃圾和有机物在下水道中堆积,进而减少积水现象。每月都要清洗排水口和地漏盖,还可以用专业清洁剂或消毒液对下水管道进行消毒和除臭,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阻止蛾蚋的滋生。

图片

幼虫灭杀方法

为了有效消灭蛾蚋幼虫,我们可以定期往地漏里倒上半杯食盐和苏打粉的混合液。这样做可以打乱蛾蚋幼虫所依赖的酸碱平衡,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如果发现蛾蚋数量异常增多,这通常意味着排水系统可能已经积累了堵塞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立即清理下水道。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确保居住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各位家里有没有遇到过蛾蚋的困扰?如果有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应对办法,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