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治疗肺部肿瘤却害怕有创手术?上海专家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肺部治疗新突破
6月26日,上海传来喜讯,专家团队成功运用了一种形状感知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他们利用这一系统对肺部肿瘤实施了经支气管微波消融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实现了肺部肿瘤的无创侵入和精准灭活,标志着治疗技术的显著进步。这一成果不仅为肺部肿瘤的微创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技术活力,还为肺癌及转移瘤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道路。
手术器械优势
上海市胸科医院之行当天,了解到这次手术所用的微波消融电极具有显著优点。这种电极能弯曲到120°,而且弯曲半径只有7.5mm,成功突破了传统器械在深部小气道操作中的局限。此外,它还能与机器人导管系统无缝对接,这种对接显著提升了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让医生的操作更加得心应手。
患者情况与治疗方案
这位患者是一位将近七十岁的女性,不幸的是,她被确诊患有乳腺癌。大约一年前,她的左肺上叶出现了一个实性结节。经过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最终被确诊为肺部转移瘤。上海市胸科医院的副院长孙加源带领的医疗团队,为她精心设计了一套治疗方案,即“利用形状感知机器人的支气管镜引导下进行经支气管微波消融”。该方案不仅可以缓解病人在治疗期间所承受的痛苦,而且还能对肿瘤组织进行精确的清除。
手术过程
在手术进行中,医生借助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进行精确的实时导航,同时配合术中锥形束CT进行同步定位。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精确操控微波消融电极,直接到达病灶区域,确保肿瘤组织得到全面覆盖。整个手术过程既精确又高效,而且创伤非常小。术后,患者立即可以站立并开始走动,成功达成了“治疗当日即恢复当日”的理想状态,大大减少了患者恢复所需的时间。
技术带来新选择
孙加源专家提到,这项技术的顺利应用,给那些年纪较大、心肺功能不强、无法承受手术或拒绝接受外科治疗的肺部肿瘤病人带来了新的生机。以本次案例中的老病人为例,他正是因为这项技术,避免了传统手术可能带来的严重伤害。这一成就为众多病人带来了继续治疗的新希望和机会。
技术未来展望
未来,借助形状感知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的引导,经支气管微波消融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这将推动肺癌微创治疗进入一个更加精准和智能的新阶段。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肺部肿瘤患者将从中获益。他们在缓解病痛的同时,治疗效果也将得到显著提升。大家是否对这项技术能在更多医院得到应用抱有期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觉得文章有价值,也请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