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有云:“李子浑身都是宝,七月食用胜良药”,这恐怕与大家心中的认知大相径庭。长期以来,人们常言“桃子滋养人,杏子伤身,李子树下多埋人”,怎么一转眼,李子竟成了全身是药的存在?难道是我们误解了什么吗?实际上,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两面,然而关于李子树下埋葬死人的说法,其观点过于偏颇,且缺乏实际证据,不过是民间误传而已;然而,李子本身在药用方面的价值,却是确有文献记载的。
宋代时期,李重元曾作诗云:“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若李子不可食用,那么这些经过冷水浸泡的李子和甜瓜又是从何而来呢?故而,每当七月来临,便是品尝荔枝的最佳时节。
七月时节,沉实的李子果实压弯了枝条,迎来了大批量上市的黄金时期。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赞美它:“色泽如玉润,味道胜过朱砂红”,形象地描绘了李子那晶莹剔透的色泽和胜过朱砂的口感。在普通人看来,李子或许只是一种普通的水果,但在中医看来,它却宛如一颗行走于枝叶间的天然良药。
为啥说一个李子“五味药”?
中医将李子视为药食两用的珍宝,其果实、种子、树皮、花朵和叶子各具独特功效,被誉为“一果李子,五药俱全”。
1、果肉:肝之良友,津之源泉
李子性质平和,口感酸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明确指出,患有肝病的人适宜食用李子。特别是对于阴虚内热、咽喉干燥、水肿等症状,李子尤为适宜。
现代的研究表明,这种水果的果肉中含有了大量的谷酰胺和丝氨酸等氨基酸成分,这些成分能够有效促进肝脏细胞的修复过程,对于患有肝硬化并伴有腹水的患者来说,尤其具有显著的益处。
2、核仁:降压通便,祛斑美颜
李核仁含有苦杏仁苷和脂肪油,这种成分能够帮助利水降压、润肠通便。《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个神奇的美容方法:将核仁研磨成粉末,与蛋清混合后敷在脸上,可以治疗面部暗沉和黑斑问题。坚持使用五天,就能看到肌肤变得光亮润泽。
3、根皮:解毒止痛,平冲降逆
李根去除外层白皮后,便是《金匮要略》中“奔豚汤”的精华药材,此方专用于治疗因气逆上升所导致的腹痛及寒热症状;此外,煎煮后的药水用于漱口能够减轻牙痛,而外敷则能有效治疗小儿的丹毒。
4、李花:美容养颜,护肤
李花古为面脂原料,可“去粉滓黑黯,令人面泽”。
1、 李叶:惊痫可镇,金疮能愈
李树叶煎汤可用于辅助治疗儿童惊痫症状,同时外用洗浴对于刀伤导致的溃烂也有疗效。这种药材确实非常有效。
进入7月为啥要吃点李子?
七月是李子自然成熟的季节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这时李子果实丰满,糖分与酸度恰到好处,每100克李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2-7毫克)以及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均达到最高点,远超那些提前催熟的李子。
此外,其含有的丰富果酸和膳食纤维,能有效促进消化液分泌,特别适合缓解夏季食欲不振的问题。因此,此时多吃些李子是个不错的选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炎炎夏日,气温的升高会加重肝脏的代谢压力,然而李子中含有的某些物质却能有效促进毒素的分解,从而减轻肝脏的负担。中医理论中提到“酸味入肝”,而李子的轻微酸味恰好满足了肝脏疏泄气机的需求,尤其适合那些经常熬夜、饮酒的人群来养护肝脏。
李子虽然美味,但在此提醒各位,不宜过量食用。特别是脾胃较为虚弱的人群,应适量减少摄入,以免给肠胃带来负担,导致腹胀、腹泻等问题。选购时,应优先选择新鲜无苦味且成熟的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