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标志着小暑节气的到来。在同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对时令节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在炎热的夏季,腹泻病例尤为常见,会上,北京协和医院的李景南主任医师对“腹泻就应该服用抗生素”这一错误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
李景南指出,急性腹泻主要分为两大类:非感染性及感染性腹泻。在夏季,多数腹泻病例源于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而感染性腹泻的常见诱因则是细菌或病毒的感染。由于夏季气温较高,细菌和病毒繁殖速度加快,因此感染性腹泻在夏季腹泻病例中亦较为常见。
据相关资料显示,病毒引起的腹泻症状通常较为轻微,患者通常会出现轻度水样腹泻或轻微的腹部不适,比如轻微的恶心和呕吐。然而,通常不会出现发热现象,病程通常在3至7天之间。在这种状况下,患者应当注重休息,大量饮水,并摄入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益生菌进行辅助治疗。
细菌性腹泻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其中细菌性痢疾是常见类型。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永川行政服务中心,粪便中伴有血液,且腹痛较为剧烈。抗生素的使用仅限于治疗细菌性腹泻,用以消灭特定的细菌。若为非感染性或病毒性腹泻,抗生素不仅无法起到治疗效果,反而可能杀死肠道中的有益菌群,扰乱肠道平衡,甚至加剧腹泻症状,导致病情拖延不愈。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谨慎选择。
在家庭环境中,我们如何区分腹泻是由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呢?李景南指出,一个简便的方法是观察症状。病毒性腹泻通常表现为水样粪便,腹泻次数不算频繁,且消化道的不适感较轻。然而,若腹痛剧烈,腹泻频繁,甚至伴有发热和便血,则必须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判断是否为细菌性腹泻,并针对具体的细菌感染类型进行治疗,这样才能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李景南指出,仅凭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尚不充分,众多症状存在交叉和变动,因此,若感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建议下挑选合适的药物。
在探讨益生菌对于治疗或预防腹泻的作用时,李景南指出,若外界因素引发肠道失衡,有益菌群数量减少,而有害菌群则会异常增生,这便可能引发腹泻,亦或延长腹泻的持续时间。鉴于此,在肠道微环境失衡的过程中,补充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这一状况,协助恢复肠道平衡,发挥一定的辅助治疗功效。通过引入肠道中的有益菌群,例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我们能够有效调整肠道微生物的平衡状态,并抑制那些有害菌的繁殖。
李景南强调,益生菌并非适用于所有腹泻情况,并非所有腹泻症状都能通过补充益生菌得到缓解。比如,食物中毒或由特定细菌如痢疾杆菌引发的腹泻,则需配合抗生素治疗。总体而言,益生菌对于多数腹泻症状确实能起到一定效果,但并非无所不能,治疗选择需根据具体病情来定。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