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杨煜 秦璐
7月7日,小暑将至,预示着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即将拉开序幕。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欧降红副主任医师指出,小暑期间,高温与潮湿并存,气候闷热,人们容易出现心烦意乱、身体疲惫、感觉沉重且缺乏活力的状况。此外,这样的高温潮湿环境还容易滋生细菌,可能导致腹痛、腹泻或湿疹等疾病的发生。此外,湿气过重会对脾胃的正常运作造成干扰,导致人们食欲减退。在这种时候,人体内的阳气充沛,新陈代谢活跃,因此是加强阳气养护、巩固身体根本的绝佳时期。
欧降红指出,针对那些体质偏阳虚、阴寒,以及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症、哮喘、虚寒性腹泻等病症的人群,小暑时节是实施“冬病夏治”策略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可以利用自然界中充沛的阳气,有效驱散体内累积的寒气,从而显著提升冬季抵御疾病的能力,达到顺应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三伏贴与督脉灸经典有效
在“冬病夏治”的疗法中,欧降红向市民推荐三伏贴与督脉灸。
三伏期间,选取肺俞、定喘、脾俞等穴位,敷以温经散寒的中药膏。药物通过皮肤渗透,不断刺激穴位,激活经气,温养脏腑,消除体内潜伏的寒邪。此法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喘、过敏性鼻炎,以及虚寒性关节痛、老寒腿等,均有显著疗效。同时,操作简便,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使用。
督脉灸,这一中医特有的外治方法,在督脉(即脊柱段)进行“隔药灸”处理,因其形状宛如蜿蜒的蛇,故又称“长蛇灸”。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会在患者的大椎穴至腰俞穴的脊柱区域,均匀地铺上一层大约10厘米宽的新鲜姜泥(这需要大约2公斤的老姜捣碎而成),随后在姜泥之上放置特制的艾绒柱(这种艾绒柱需选用存放5年以上的陈艾制成),接着喷上少量的酒精,然后点燃。艾火的温热渗透至姜泥之中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缓缓而深入地滋养着督脉及众多经络,其作用在于补肾强督、温煦阳气、驱散寒邪、增强骨骼、渗透肌肤、消散瘀血、化解结块、疏通经络、缓解疼痛。治疗过程持续大约90分钟,每周进行一次,连续三次构成一个疗程。督脉灸疗法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以治愈的寒湿痹痛、强直性脊柱炎、宫寒导致的不孕症以及慢性虚弱性疾病等,它具有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特点,因而获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小暑养生全攻略
在日常生活起居中,务必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防止空调冷风直接对着身体吹,特别是在睡眠期间,以免引发面瘫或患上所谓的“空调病”。外出活动时,要做好防晒工作,穿着宽松且通风良好的衣物,一旦出汗后要立即更换。
在运动方面,建议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避开正午的强烈阳光。同时,要记得及时补充淡盐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至2升之间,并留意可能出现的中暑征兆,比如口渴、头痛、恶心等。
情绪调节上:炎热的天气易使人心绪不宁,因此要力求心态平和、胸怀开阔,以免产生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在饮食选择上,应遵循清凉解暑、健脾化湿的原则,宜多食用绿豆、百合、莲子、莲藕、黄瓜、苦瓜、西瓜等季节性水果。同时,应谨慎摄入生冷或冰镇食品,以防对脾阳造成损害。
苦瓜凉拌推荐,其性寒且味苦,具有清热降火、解毒利眼的功效,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堪称夏日消暑、促进排毒的绝佳美食。
所用食材包括苦瓜、洋葱、木耳、蒜末、小米椒、白芝麻和花椒等。制作步骤简要概述如下:首先,将苦瓜去瓤后切片,并用盐进行腌制;接着,将泡发好的木耳焯水至熟。然后,在热油中爆香花椒,随后将热油倒入装有蒜末、小米椒等调料的碗中。之后,加入适量的盐、糖、生抽、香醋和香油,充分拌匀,制成酱汁。最后,将焯水的苦瓜、木耳和洋葱丝混合,均匀淋入调好的酱汁,即可享用。
小暑时节,阳气充沛。我们要抓住“冬病夏治”的绝佳时机,巧妙运用三伏贴、督脉灸等中医宝物,同时配合科学的作息和饮食调理,才能保护好体内那一份宝贵的阳气,为冬季抵御寒邪储备三分力量,安然度过炎炎夏日,健康伴随左右。